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谈命周从龙》
《送谈命周从龙》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星书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tánmìngzhōucónglóng
sòng / yángwàn

zhōunángyíngchūxuéxuéjiùxuéxīngshū

wántáochùzhéjīnniánzh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就(bù jiù)的意思:表示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就学(jiù xué)的意思:指开始学习、入学。

囊萤(náng yíng)的意思:比喻虚有其表,实际无用。

星书(xīng shū)的意思:指星辰布满的天空,比喻书籍极多。

玉李(yù lǐ)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美丽如玉。

子囊(zǐ n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翻译
周子小时候开始用萤火虫照明学习儒家经典
学习儒家未果,又转而研究天文书籍
注释
周子:诗人自指或者他人名。
囊萤:古代儿童利用萤火虫微光夜读。
儒:儒家学说。
就:成功,达到目的。
星书:天文学或占星术的书籍。
五丸玉李:形容珍贵的李子,可能象征学问或知识。
无逃处:没有逃避的地方,无法逃脱。
锥:这里比喻努力和决心,像锥子一样锐利。
也无:同样没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送谈命周从龙》。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周子囊萤初学儒”,通过“囊萤”形象化地表达了学习的艰辛和不易,周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如同萤火虫一样微小而又闪烁着光芒。这里强调的是儒学的困难和深邃。

“学儒不就学星书”则进一步描绘了儒学与占星术的区别,表明儒家重视道德修养,不像星象之学那样追求对自然现象的预测。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儒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丸玉李无逃处”中的“五丸玉”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物品或比喻知识的宝贵,而“李”则可能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名字。这里的“无逃处”暗示了无论多么珍贵或重要,都无法避免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句“折得今年锥也无”,诗人用锥子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消逝。即便是锥子这样坚硬锋利的工具,也无法对抗时光的流逝,更加强调了珍惜时日、努力学习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儒家学问与星象之学,以及借助物品和自然景象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价值的重视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高度重视。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卖花声

庭院悄无人。门掩黄昏。阑干慵倚独含颦。

不为愁花兼病酒,只是怜春。春梦记难真。

閒杀芳辰。倩谁心字夜香薰。

空有海棠新月上,知我销魂。

(0)

满庭芳.柏崎园观百花会

绣织琼台,香围金屋,锦城春色重重。

西华游戏,欧碧化珠宫。

谁唤道人七七,催顷刻、妆点娇浓。

争知道,休挝羯鼓,花信已潜通。

华鬘看著手,十洲旖旎,不见愁红。

况霓裳漫舞,齐护东风。

却恐宵深梦冷,烧电烛、光照帘栊。

归情好,河阳旧县,我亦种花农。

(0)

卜算子.张在初观察席上分咏,余得蒲草

嫩绿点云根,雨后涵春气。

戏谑金钱作小名,不是寒窗味。

短剑剪微风,砚北闻香细。

待洗寒泉白石盘,供养倪高士。

(0)

台湾竹枝词·其七

任他颜色照银泥,一样朱唇黑齿齐。

螓首蛾眉都易事,教人难觅是瓠犀。

(0)

虞美人.菱湖晓行

长空镇日笼晴翠。凉露和烟坠。晓来犹见月如钩。

钩起一泓寒碧淡横秋。临流好景成孤赏。

一笑秦还往。兴来高躅几人同。

祗有无言松菊契幽衷。

(0)

归望

归望频年阻,徒欢梦舞斑。

在原嗟鸟散,杖策效鳞攀。

镜里头多白,风前泪积殷。

用坚饥馁志,壮士久无颜。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