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其四》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其四》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有顶须弥一尘山河全现法王身。

众生与我俱无别,师亦难为第二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第二人(dì èr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中排名第二的人。也可指在某个事件或竞赛中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宇宙、生命与佛法的深刻关联。首句“有顶须弥寄一尘”,以须弥山和微尘的对比,象征着宇宙的宏大与个体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无论多么微小的存在,都能在佛法中找到其位置和价值。

“山河全现法王身”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山河大地视为法王(即佛)的化身,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是佛法的显现,万物皆有灵性,都在佛法的照耀下展现其真谛。这种观点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万物一体的观念。

接下来,“众生与我俱无别,师亦难为第二人”,则直接触及到佛法实践的核心——平等与自我超越。它指出众生与自我并无本质差别,每个人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师者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指导弟子认识自我,更引领他们走向觉悟之路。这句话体现了佛教中师徒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修行和悟道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个体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融合的特色,以及诗人彭汝砺对于佛法独特而深刻的领悟。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喜无为三子至二首·其一

见说南中士,东来道阻长。

何须问姓字,自可共冰霜。

碛大堪埋骨,天空欲断肠。

相看强相笑,不敢问家乡。

(0)

怀城中诸公

只在边尘里,年年老别离。

冰霜原共苦,山水岂余私。

有命荷皇泽,无家感佛慈。

愿言各努力,庶足慰相思。

(0)

自八月初病耳至十一月不愈

病耳四经月,耳根转自清。

鸦啼久绝响,云过似闻声。

箫鼓从来厌,是非何处生。

老年诸籁息,毋复畏天倾。

(0)

初入慈恩寺

幸无牛马后,仍许见浮屠。

礼佛欢如旧,逢僧笑尽呼。

膏粱恣啖嚼,土榻任跏趺。

半晌低头想,依然得故吾。

(0)

住金塔寺十四首·其六

六月到七月,田中瓜已熟。

或如团白雪,或如削青玉。

白者既纯酣,青者更芳馥。

盈筐复盈盘,行路亦饱足。

中原莫与京,兹惟塞外独。

摘小莫摘大,大者弃道曲。

尔徒侈外观,人早鉴其腹。

(0)

十五咸

一天冥海岳,万岫失松杉。

极目空中素,回头人倚岩。

压沈云外路,微溅石边函。

渺渺开襟处,春融见远缄。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