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困那宜旱,雷藏不肯鸣。
巢燕愁泥竭,池鱼怕火生。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赤土(chì tǔ)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耕种、施肥等处理的土壤。也用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池鱼(chí yú)的意思:指小范围内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现状或突破困境。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从政(cóng zhèng)的意思:指一个人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担任政府或政党的职务。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知从(zhī cóng)的意思:顺从、听从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旱》诗,通过描绘旱灾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当政者的质询。首句“楚困那宜旱”揭示了旱灾给楚地(泛指南方地区)带来的困境,人们本已艰难,干旱雪上加霜。次句“雷藏不肯鸣”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协调,连雷声也消失,仿佛天公不作美。
第三句“苍天乖岁令”直接指责苍天违背了正常的季节规律,使得春季不再适宜农耕。接下来,“赤土废春耕”进一步描绘了田地干涸,农民无法进行春耕的凄凉画面。诗人借“巢燕愁泥竭,池鱼怕火生”来表达动物们的恐惧,燕子担忧无处筑巢,池鱼担心水温过高。
最后两句“不知从政者,何以格神明”,诗人质问那些当政者,面对这样的天灾,他们又怎能去顺应天意、安抚百姓,使神明降福?此诗寓言深刻,批评了当时政治的失职,呼唤公正与智慧的施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