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澹岩纪游·其五》
《澹岩纪游·其五》全文
宋 / 洪彦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训狐(xùn hú)的意思:通过训练驯服狐狸,比喻通过耐心和智慧调教他人或克服困难。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注释
老僧:年长的僧人。
持:拿着。
钵:僧侣用的食器。
山门:寺庙的入口。
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
萧然:寂静、冷清。
一味:单一。
骨相:骨骼形态。
山林:山野生活。
非:不是。
富贵:富有和显贵。
不应:不应该。
曾:曾经。
训:教导。
狐鸣:学狐狸叫。
翻译
老僧手持饭碗靠近山门,古老的寺庙寂静清冷,只有单一的宁静。
他的骨骼透露出与山林为伴的生活,而非追求富贵,想必他从未学过狐狸叫以求声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山门前持着饭钵,身处于一座古老寂静的寺庙之中,环境清幽,反映出僧人的生活简朴和心境淡泊。"骨相山林非富贵"一句,通过老僧的骨骼形态暗示他并未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与山林为伴,符合出家人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不应曾有训狐鸣"则暗含禅意,可能是指老僧并未被尘世的诱惑所动,连狐狸的叫声也未曾引起他的心猿意马,体现了他的定力和修行境界。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深谙禅理的僧人形象。

作者介绍

洪彦华
朝代:宋

宋严州淳安人,字叔炳。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知茶陵县,时值岁歉,悉心抚绥,民无流亡。以真德秀荐,官至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猜你喜欢

雾灵谒樵川阮先生赋赠

朝发彭蠡潴,暮憩潜霍麓。

瞩景睇流峙,嘲玄造耆宿。

鲛人不贵珠,荆工不贵玉。

蜚文君子堂,忘疲夜相卜。

东观出伏生,西京遘枚叔。

龙史挂三坟,蝌书罗四目。

奇龄注东公,灭度衍西竺。

一麾守瓯闽,二始缵徽轴。

垂清渭滨钓,濯斯沧浪足。

海陬有狂简,斐然咏淇澳。

寄言铸金者,于何发予覆。

(0)

吊厓山三首·其二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0)

次答庞伯达孝廉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

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

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0)

闻笛有叹

游赏经年事不同,客心犹自怨春风。

月明此夜闻丝竹,何处东山无谢公。

(0)

西南七夕·其二

同舟端不负前期,沙际停桡坐语迟。

想见故园瓜果熟,夜凉如水度秋嬉。

(0)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其八

乞得藏经一两函,片幡无影自冥探。

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

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