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杨学士勉仁题小景》
《为杨学士勉仁题小景》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积阴巨壑,飞翠落崔嵬

古木云萝暗,苍崖雪瀑开。

幽人挥麈坐,稚子抱琴来。

想有登临兴,看图日几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挥麈(huī zhǔ)的意思:挥麈是指用手挥动朱红色的羽毛麈来驱赶马匹,比喻引导和调动人才,使其发挥作用。

积阴(jī yīn)的意思:积累阴气,指长期受压抑或积累不良情绪。

巨壑(jù hè)的意思:形容深不可测的大沟壑,也比喻巨大的差距。

阴生(y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形成或者发展的过程,也可以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云萝(yún luó)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如同蔓延的藤蔓。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林景象。首句“积阴生巨壑”,以“积阴”渲染出山林的深沉与幽暗,一个“生”字生动地展现了阴云聚积于巨大山谷之中的动态感。接着,“飞翠落崔嵬”一句,以“飞翠”形容山色的青翠欲滴,仿佛翠色从高耸的山峰上飘落下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古木云萝暗”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幽暗与神秘,古树参天,藤蔓缠绕,一片昏暗。“苍崖雪瀑开”则将视线引向山崖,苍老的岩石上,瀑布如雪般倾泻而下,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幽人挥麈坐,稚子抱琴来”两句,诗人通过“幽人”与“稚子”的活动,赋予了这幅画面以生命力。一位隐居者手持麈尾(一种拂尘)静坐,而年幼的孩子则怀抱琴瑟前来,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

最后,“想有登临兴,看图日几回”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似乎自己也渴望能亲临其境,多次驻足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幽静又充满生机的山林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秋夜

帘外霜高细草平,架头风起一编横。

琼筵坐月人何处,侍史天香夜几更。

鼠落空梁余鬼气,虫吟旧砌得诗声。

烛龙未解多愁字,又到秋天不肯明。

(0)

寄顾景范用山来韵

多才未许即长闲,岁月消除笔墨间。

题尽兴亡悲楚汉,阅残风物对江山。

萧斋夜雨成灰劫,绝塞春芜老闭关。

时少英雄成竖子,披图欲使泪痕斑。

(0)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九松步

朗啸长松下,松风答清响。

夜来春雨歇,遍地紫芝长。

昼日不逢人,独自披鹤氅。

(0)

张仲正野仙歌用琴川钱工部韵

当时饮中称八仙,趣味到此难夤缘。

野仙又出四明客,倾盖况在清樽前。

红梅花开赏春霁,朱帘绿幕齐高搴。

吾侪水部本好士,未是佳客何曾延。

野仙南来致双鲤,中有尺素从两钱。

乃知行迹遍海壖,乘春却踏梁溪船。

好山好水入挥洒,意匠所至无馀笺。

得来赠遗多妙墨,鸾仪鹄影惊联翩。

酒酣运笔等垩帚,高堂白日生云烟。

岂须藏袭待他日,放手己见人争传。

行囊中有端石坚,品高不肯随时妍。

三花插巾笑起舞,但脱俗韵称高贤。

吾歌野仙止于此,此意已逐高鸿鶱。

(0)

赋萧公伯辰庭桂秋香

蟾宫移得树苍苍,碧盖如云覆草堂。

弈世盘根深雨露,四时孤翠老风霜。

琼枝浸月秋无影,金粟含风夜有香。

翘首南山应咫尺,早期招隐掇仙芳。

(0)

敬思亭为司业贝公赋

翼翼新亭倚墓门,思亲不见每销魂。

寸心独抱终天痛,永慕难酬罔极恩。

陟降有时闻謦咳,荐羞犹想及生存。

松楸满目馀霜露,流泽绵绵裕后昆。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