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钟。
- 注释
- 树:指高大密集的树木。
竹:竹子,常用于形容环境清幽。
溪:小溪。
曲曲:弯曲的样子,形容溪流蜿蜒。
峰:山峰。
林深:树林深远,形容环境幽深。
寺:寺庙,佛教修行的地方。
烟远:远处升起的烟雾,可能指寺庙的袅袅炊烟。
忽闻:忽然听到。
- 翻译
- 茂密的树林隐藏着层层叠叠的竹子,
小溪蜿蜒曲折穿过一座座山峰。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树木、竹林、溪流和寺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幽深的山谷景象。诗人运用“重重”、“曲曲”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层次丰富的美感。
“树隐重重竹”,竹子被浓密的树木所掩映,这里的“重重”传递出一种深邃、层叠的意境。竹子的存在虽然不如树木显眼,却在诗人笔下成为构成山谷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溪穿曲曲峰”,溪水在蜿蜒曲折的山峰间流过,这里的“曲曲”描绘出溪水的柔和与自然的生长态势,给人以动感,也增添了画面之美。
“林深那有寺”,诗中并未直接指明寺院的位置,只是通过“林深”两字,让读者想象在这片浓密的树林之中,或许隐藏着一座清幽的佛教圣地。这里的“那有”表达了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情感,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神秘。
最后,“烟远忽闻钟”,随着山谷中升腾的烟雾逐渐消散,遥远处传来了寺院中的钟声。这不仅是声音上的享受,也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境界。诗句末尾以“忽闻”结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悬念。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空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艺术表现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七夜喜新凉
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
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
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
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
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
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
老来纵眵昏,闭目自焚香。
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
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
题江南程氏家清风阁
临波飞阁迓层飙,溽暑狂酲此并销。
客至自同仙寇御,舟归不减郑公樵。
云明别岛朝虹饮,月碎前溪夜鲤跳。
借问北窗馀兴否,羲皇高世一相招。
贺新郎.七夕
灵鹊桥初就。记迢迢、重湖风浪,去年时候。
岁月不留人易老,万事茫茫宇宙。
但独对、西风搔首。
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騃女流传谬。
添话柄,柳州柳。道人识破灰心久。
只好风、凉月佳时,疏狂如旧。
休笑双星经岁别,人到中年已后。
云雨梦、可曾常有。
雪藕调冰花熏茗,正梧桐、雨过新凉透。
且随分,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