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华风(huá fēng)的意思:指具有华丽风格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传统。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弦索(xián suǒ)的意思: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枕江(zhěn jiāng)的意思:指倚靠在江边的枕头上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 鉴赏
这首《采桑子·云塞秋夜》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秋夜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中的思绪与情感。
“隔墙弦索无心听”,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疏离感,弦索之声虽在耳边,却无意倾听,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淡漠。“挑灭银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熄灭灯火的动作,同时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隐匿与封闭。“暗忆平生”,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在夜晚回忆往昔的情景,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白发萧萧酒易醒”,随着年岁的增长,主人公的头发已变得稀疏而苍白,饮酒也难以沉醉,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心灵深处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伤。“月华风定芭蕉冷”,月光如水,微风停歇,芭蕉叶上凝结的露珠似乎也感受到了夜的寒意,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心境的凉薄。“楼上三更”,时间的推移,将故事推向更深的夜晚,三更时分,夜深人静,更显孤独。“不住鸡声”,远处传来不绝于耳的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提醒着主人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性。“一枕江南梦未成”,最后,主人公试图在梦中寻找江南的温暖与美好,但最终未能成眠,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渴望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竹马来迎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
□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
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
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多谢润沾枯辙。
令我神思清发。
□新命欢浃,两邦情惬。
明日西风帆卷席。
高樯到处旌麾列。
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沁园春·城郭萧条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
况鸷群雕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
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
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
堪嗟日月如流。
甚首夏朅来今半秋。
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
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
何须问,蘧蘧栩栩,孰是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