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霜潦收,江槎绝烟渚。
鹥鸟争食飞,儿童荷叉语。
去乙鳊项肥,吴羹免轑釜。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开篇“八月霜潦收,江槎绝烟渚”两句,通过对霜露和江水的刻画,传达出初秋季节的凉意,同时也展现了江边地带的清幽与静谧。
接着,“竹落如网裁,渊鳞剧云聚”一段,以生动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竹叶纷飞和水波不息的情景。"竹落"形容竹叶随风飘舞,如同织女之网;"渊鳞"则是对江水深邃与波涛壮阔的细腻刻画。
“鹥鸟争食飞,儿童荷叉语”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如鸟儿在空中争夺食物,孩童则手持莲叶做成的小船嬉戏。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生活的深切情感。
最后,“去乙鳊项肥,吴羹免轑釜”两句,或许是在描绘某种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这里的语言更加富有意象性。"去乙鳊项肥"可能暗示着人物的离别和旅途中的丰足,而"吴羹免轑釜"则是对古代器物与人物行为的生动刻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淡远而宁静的美感体验。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