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萍已冒沼,馀花尚满枝。
歌声断以续,舞袖合还离。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长山(cháng shān)的意思:长山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也可以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风仪(fēng y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有风度。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激水(jī shuǐ)的意思:激水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用力搅动水面,比喻引起骚动或激起争端。
金卮(jīn zhī)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昂。
览物(lǎn wù)的意思:观察、察看物体。
弭盖(mǐ gài)的意思:指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来平息、消除争端、矛盾或纷争。
七友(qī yǒu)的意思:七位亲密无间的朋友。
芜没(wú méi)的意思:指花草茂盛,遮蔽了道路或水面。
五丞(wǔ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无实权,只有虚名的官员。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玉俎(yù zǔ)的意思:指用玉制成的祭器,比喻文采斐然、才华出众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华林园举办的盛大宴会,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欢乐的氛围。诗人邢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场景与情感。
首先,"回銮自乐野,弭盖属瑶池",开篇即描绘了皇帝或贵族在野外巡游,乐声悠扬,停驻于瑶池之畔,营造出一种皇家的奢华与雅致。接着,"五丞接光景,七友树风仪",五位高官与七位好友围绕着,他们的形象与光辉相互映衬,彰显了宴会的尊贵与和谐。
"芳春时欲遽,览物惜将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春天即将逝去,万物即将变换,让人不禁感慨。"新萍已冒沼,馀花尚满枝",新长的浮萍覆盖了池塘,残存的花朵依然挂满枝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草滋径芜没,林长山蔽亏",草木生长茂盛,小路被掩盖,山林更加郁郁葱葱,展现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芳筵罗玉俎,激水漾金卮",精美的宴席上摆满了玉制的祭品,清澈的水流激荡着金色的酒杯,体现了宴会的豪华与精致。
最后,"歌声断以续,舞袖合还离",音乐时而中断又重新响起,舞者的袖子时而合拢时而分开,展现了宴会中音乐与舞蹈的美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