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游 马 祖 岩 宋 /赵 蕃 环 城 往 往 尽 高 峰 ,更 欲 登 高 底 可 同 。马 祖 自 今 成 故 实 ,龙 山 翻 觉 堕 虚 空 。当 公 迭 唱 青 霄 上 ,政 我 孤 吟 返 照 中 。要 是 不 孤 吹 帽 节 ,孰 云 真 隔 马 牛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吹帽(chuī mào)的意思:指因得意忘形或狂妄自大而不自量力,结果遭受失败或受辱。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高底(gāo dǐ)的意思:指人的身高和体格。
故实(gù shí)的意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或事实。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环城(huán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城市周围的环形城墙。
马祖(mǎ zǔ)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激烈的战斗或竞争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猛、英勇和顽强的精神。
马牛(mǎ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青霄(qīng xiāo)的意思:指高空中的蓝天白云,也可指高远的天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霄上(xiāo shàng)的意思:指高出天空的极高之处,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要是(yào shì)的意思:表示假设、条件,引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或结果。
马牛风(mǎ niú fē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大而无当的风格或气势,形容浮夸、夸大其词的行为。
- 翻译
- 环绕城市的都是巍峨的山峰,想要再攀登又能找到谁同行。
马祖的故事如今已成过往,龙山似乎也显得空荡荡。
当您们在高处齐声歌唱,我只是独自在夕阳下低吟。
若非这孤独的吟唱,又有谁能说我们的志向相隔如马牛之不相及。
- 注释
- 环城:环绕城市。
往往:处处。
尽:全部。
高峰:高大的山峰。
更欲:更加想要。
登高:登山。
底:何,哪里。
可同:能有相同的人。
马祖:指人名或典故,可能指马祖道一(佛教禅宗大师)。
故实:过去的事实,典故。
龙山:可能指某座有象征意义的山。
堕虚空:显得空虚。
当公:当你们。
迭唱:轮流歌唱。
青霄:青天。
政我:只是我。
孤吟:独自吟唱。
返照:夕阳。
要是:如果。
不孤:非孤独。
吹帽节:可能指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传统,有时会以吹帽游戏为乐。
孰云:谁说。
真隔:真正隔阂。
马牛风:比喻彼此毫不相干。
-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游马祖岩》是赵蕃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游览马祖岩的场景。首句“环城往往尽高峰”展现了城市四周山峰环绕的壮丽景色,诗人想要攀登的心情跃然纸上。接着,“更欲登高底可同”表达了他对与谁共享此景的期待,暗示了孤独之意。
“马祖自今成故实”借用了佛教马祖道一的故事,暗指此处已成为历史遗迹,增添了怀古之情。而“龙山翻觉堕虚空”则通过对比,强调眼前山景的空灵和深远,诗人仿佛置身于虚无之中,心境超脱。
“当公迭唱青霄上”描绘了众人欢歌的情境,与自己“政我孤吟返照中”的孤独吟咏形成对比,流露出一种孤独而高洁的志趣。最后两句“要是不孤吹帽节,孰云真隔马牛风”,以重阳节登高习俗中的“吹帽”典故,表达出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影响的风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高游历,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赠净慈寺僧恬静卷
我从前日辞蓬莱,飘飘飞上姑苏台。
台前桂魄照秋水,一碧万顷无纤埃。
喜来遂发看山兴,拟度钱塘览奇胜。
片帆若为天风留,一上云居听钟磬。
云居潇洒云飞飞,中峰去后渺莫追。
就中忽遇老禅客,自云近日来净慈。
眉峰修修散晴雪,性海澄澄湛秋月。
煮茶挥麈共我谈,四座霏霏飞玉屑。
我观此僧不是寻常僧,丛林当代应驰名。
何当携取庐岳去,相寻修静重缔盟,坐看五老香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