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扇》
《写扇》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世间功业差殊心地明时自有馀。

若道必从勤学得,当年稷卨读何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ěshàn
sòng / zhāng

shìjiāngōngrènchàshūxīnmíngshíyǒu

ruòdàocóngqínxuédāngniánxièsh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差殊(chà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差距极大,相差很远。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功业(gōng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勤学(qín xué)的意思:勤奋学习,刻苦努力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翻译
世间的成就各不相同,心中明白时自然有所富余。
如果说成功必定源于勤奋学习,那么当年稷卨读的是什么书呢?
注释
功业:事业或成就。
差殊:不同,差异。
心地:内心,心境。
馀:剩余,富余。
道:道理,法则。
勤学:勤奋学习。
稷卨:稷和卨,古人名,此处泛指贤能之人。
何书:读什么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写扇》。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功业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世间功业任差殊”,这一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在世界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就和地位,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强求一致。这里的“功业”包含了个人的名声、地位、成就等,反映出社会竞争的多样性。

“心地明时自有馀”,这句话则转向内省,表达了一种淡然的心态。当一个人内心清明时,就会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这种感觉是外在功业所不能比拟的。在这里,“心地”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而“自有馀”则暗示了这种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若道必从勤学得,当年稷卨读何书。”则是对个人修养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探讨。这里,“若道必从勤学得”表明了一种观点:如果要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通过勤奋学习来获取。而“当年稷卨读何书”则是一个反问句,意在询问古代圣贤如稷、孔等人在年轻时都阅读了哪些书籍。这两句诗强调了个人努力与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个人修为和社会成就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内心世界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湘妃曲·其一

缥缈三湘瑟,空灵八月槎。

碧天无界限,秋水是人家。

奇玉雌雄佩,幽兰姊妹花。

君山荡空翠,散作洞庭霞。

(0)

自题筠翠山房·其一

四山流水应宫商,风细吹来箨粉香。

生就几枝斑竹好,被人猜道是潇湘。

(0)

赋得吹气如兰有赠

之子如兰质,天然胜麝芬。

一丝清气吐,四座妙香闻。

舌有生花本,心原得蕙薰。

转喉先馥郁,粲齿便氤氲。

呵罢疑成露,吹来欲化云。

人宜湘水住,风自谢庭分。

莫认秋英佩,非关午篆焚。

馀芳还竟体,沾惹到同群。

(0)

寒况

凄寒事事易消魂,况是西风雨打门。

击楫谁迎桃叶渡,捧心又病苧萝村。

鱼鳞剖去空无信,獭髓涂来怕有痕。

吹灭幽窗桦烛坐,不教孤影伴黄昏。

(0)

赠花

小朵华鬘向夕开,玉纤亲摘赐妆台。

要君魂梦都香透,似我肌肤得傍来。

倘置仙鬟茑亦好,便将佛座供应该。

他时憔悴终怜惜,况捧仙妍雪一堆。

(0)

惆怅·其二

昨朝仙佩下江皋,赠我丁香百结绦。

似诉隐肠难解系,不辞纤手为亲缫。

缠绵正好笼梳发,宛转何从落剪刀。

一线深恩重挂起,鬓丝撩乱玉频搔。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