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梦中所作》
《补梦中所作》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鸿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太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胡儿(hú ér)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放纵,不拘束。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离梦(lí mèng)的意思:离开梦境,回到现实。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凄怨(qī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忧愁的心情。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注释
鸿雁:大雁,古代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流离:飘泊不定,形容动荡不安。
梦亦惊:连梦中都感到惊恐。
满怀:充满。
凄怨:悲伤和怨恨。
足:充满,足够。
秋声:秋天的风声,象征哀愁。
此身:自己的身体。
胡儿: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手:掌握,这里指命运。
君王:古代对国君或帝王的尊称。
取太平:取得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翻译
大雁飞散,连梦境都为之惊扰,满心的悲伤化作秋天的寒风声。
如果我这生命不被胡人夺去,就为了让你的国家得到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的《补梦中所作》,通过对鸿雁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和个人的无奈命运。首句“鸿雁流离梦亦惊”,以鸿雁比喻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连梦境都充满了惊悸,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动荡不安。次句“满怀凄怨足秋声”,通过秋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满腔哀怨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后两句“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更是直抒胸臆,诗人表示即使自己身处险境,只要能保全性命,也要等待着为国家除去外患,帮助君王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望。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宋末遗民在动荡时局下的家国情怀和忠诚之志。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 庚申六月三日,同耶律君璋、赵

璋不饮,命歌者歌以劝之双鬟耸翠。
低护金莲裙*地。
铁石心肠。
无奈梅花一点香。
歌声梁绕。
流水泠泠云杳杳。
白发刘郎。
对景须弃醉一场。

(0)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
轻松绾髻螺。
怕逢人、先敛双蛾。
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
梁绕忆清歌。
兰舟肯再过。
为他垂泪染香罗。
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0)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

(0)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柳色鹅黄蘸碧沙,隔溪遥指四娘家。
故园春事如今晚,可见东栏芍药花。

(0)

阮郎归 舟中赋所见

风吹一捻柳腰轻。
春柔力未胜。
眉儿喜学远山青。
终朝画不成。
娇滴滴,笑盈盈。
雏莺叶底声。
花梢雨过夕阳明。
无情渐有情。

(0)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 春雪词

怪东风太早,未灯夕放琼花。
是何处瑶姬,来看玉树,光彩交加。
*人但知三白,喜新年、天意荐休嘉。
肯念兵屯北塞,谁上表,贺南衙。
西斜日影帘牙。
又被黑云遮。
叹病骨支离,别怀萧索,空负年华。
鳌山已成春梦,归去来,空谷卧烟霞。
却笑昌黎才子,浪吟逐马随车。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