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色无苔通涧底,月光如练抹林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翁 定 宿 瀑 上 宋 /刘 克 庄 偶 送 诗 人 共 宿 山 ,拥 炉 吹 烛 听 潺 湲 。已 修 茗 事 将 安 枕 ,因 看 梅 花 复 启 关 。崖 色 无 苔 通 磵 底 ,月 光 如 练 抹 林 间 。平 生 所 历 同 邮 寄 ,独 到 庵 中 不 忍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枕(ān zhěn)的意思:指安心、放心、安定地休息或睡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独到(dú dào)的意思: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或观点。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启关(qǐ guān)的意思:打开关口,解决难题,突破困境。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拥炉(yōng lú)的意思:指家庭团聚,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共同享受温暖。
邮寄(yóu jì)的意思: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将物品寄送给他人。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 注释
- 偶:偶尔。
送:陪伴。
诗人:指代诗人。
共宿:一同过夜。
山:山中。
拥炉:围着火炉。
潺湲:流水声。
茗事:品茗。
安枕:准备入睡。
看:观赏。
梅花:梅花盛开。
启关:打开门扉。
崖色:山崖的颜色。
无苔:没有青苔。
涧底:山涧底部。
月光如练:月光皎洁如白练。
抹:洒落。
平生:一生。
所历:经历的事。
同邮寄:如同寄予。
庵中:庵舍。
不忍还:舍不得返回。
- 翻译
- 我偶尔陪伴诗人一同在山中过夜,围着火炉,吹着蜡烛,倾听流水声。
我们已经准备好品茗入睡,看着梅花,又打开门扉。
山崖上没有青苔直达涧底,月光皎洁如白练洒在林间。
回顾一生经历,仿佛都寄予这山水之间,独自来到庵中,却舍不得离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共宿山中,围炉对坐,欣赏自然之美的画面。开篇“偶送诗人共宿山,拥炉吹烛听潺湲”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两个朋友在山中小屋里边取暖边交谈的情景,“潺湲”形容溪水声响,如同远方的琴瑟和鸣。
接着,“已修茗事将安枕, 因看梅花复启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钟爱,即便是临近睡觉的时刻,也不忍心错过梅花开放的景致,因此重新打开门扉去欣赏。
“崖色无苔通涧底,月光如练抹林间”两句描绘了山中清冷的夜晚景象。岩石没有苔藓覆盖,显得异常坚硬与古老,而月光如同白练一般穿梭在树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平生所历同邮寄,独到庵中不忍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山中生活体验的留恋。诗人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比作寄往远方的书信,而当他独自来到这座禅房时,那种宁静与和谐让他不忍心离开。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山中生活的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新岭
荦荦确确白石溪,绵绵茫茫青草鞋。
四山阴雪湿灰色,六月杜鹃深树啼。
田庐经漂有高下,麻豆满坞无东西。
隔岩飞流送人语,对面喧风吹马蹄。
祗今莫辞楖栗杖,与子更上巑岏梯。
登高意远会有极,回首烟海令人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