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云富而哿,甚矣贫不继。
借富以贷贫,穷哉已非计。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劝粜词》,主要表达了对社会贫富不均现象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诗中通过对比水旱灾害时期,即使是尧舜这样的贤君也无法避免民众受苦,暗示了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之间的紧密关系。诗人指出,即使在丰收之年,如果富人不愿借贷给贫穷的人,社会的贫富差距会导致后续的贫困难以缓解。他批评了那种以权势强迫贫者借贷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更加加剧了穷人的困境。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民生关怀和社会批判意味。杨维桢通过这首诗,呼吁社会公正,倡导富人应积极帮助贫困者,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心上添秋,庭中泻暑,又是他乡七夕。
玉藕青菱,往事尽成于邑。
恰今宵、小雨孤灯,是去年、背人面壁。
任灵鸟、渡尽天孙,天涯孤客正萧瑟。
休言会少离多,堪叹美人黄土,抚今追昔。
叠水崇山,杳渺梦魂都隔。
疏棂外、几阵楸梧,夜阑时、一腔蟋蟀。
又何心,卧看牵牛,去听高楼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
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
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
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