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则磷,玉生虽坚。唯居必徙,岂曰能贤。
命符三牖,生偕十缠。兹焉遂住,忧畏方延。
这首诗以隐喻的手法,探讨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在磨则磷,玉生虽坚",将人比作玉石,在不同的环境下展现出不同的特质,磨砺使人更显锋芒,而坚玉则需适宜的环境才能绽放光彩。"唯居必徙,岂曰能贤",指出人的品性并非一成不变,环境的变迁对人的影响巨大。
"冰开春日,兰败秋年",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如同人在温暖环境中焕发生机;秋天兰花凋谢,象征人在寒冷或不利环境中遭受挫折。"天教斯类,及习情迁",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人们会逐渐适应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行为模式。
"命符三牖,生偕十缠",暗示命运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三牖可能指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或环境,十缠则可能代表十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生活压力。"兹焉遂住,忧畏方延",表达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感到忧虑和畏惧,生活变得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环境对个体成长、性格形成以及命运走向的重要影响,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环境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一岁中分气序平,夫何犹有感秋情。
已饶健鹘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树声。
桐叶渐愁经雨坠,桂枝还喜得风生。
夜凉频惬山居兴,天澹银河彻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