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庵分题.香雾》
《野庵分题.香雾》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袅袅龙涎百和芳,须臾轻蔼遍兰堂

捧炉仙子云鬟湿,不学公超妖幻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和(bǎi hè)的意思:指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兰堂(lán táng)的意思:形容家庭富有文化氛围,充满书香。

龙涎(lóng xián)的意思:指真龙口中的涎,比喻珍贵、稀有的东西。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仙子(xiān zǐ)的意思:指美丽、出尘脱俗的女子。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妖幻(yāo huàn)的意思:形容神秘而虚幻的景象或氛围。

云鬟(yú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头发美丽、长而飘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雾缭绕、弥漫整个兰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香气与环境的和谐交融。首句“袅袅龙涎百和芳”以“龙涎”这一珍贵香料起笔,暗示香气之浓郁与高雅,同时“百和芳”则强调了香气的复杂与丰富,仿佛汇聚了各种芬芳。次句“须臾轻蔼遍兰堂”,通过“须臾”二字,表现了香气迅速弥漫的空间效果,而“轻蔼”则形象地描绘了香气轻柔、飘渺的特质。

接着,“捧炉仙子云鬟湿”一句,将画面中的主体人物——“捧炉仙子”引入,她手持香炉,其发丝因香气的浸润而显得湿润,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人物以神秘与优雅的形象。最后,“不学公超妖幻方”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捧炉仙子”所散发香气真实、自然的赞美,与某些可能过于夸张或虚幻的香料制作方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中香气的纯粹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香气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高雅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斋宿和胡光大庶子·其一

金门晚退坐清斋,烛影茶香对好怀。

况复连篇写珠玉,右坊传送左坊来。

(0)

九日陈士良宅玩菊次韵王洁斋菊有醉杨妃紫霞杯二种·其三

红白丛丛相映开,一丛别捧紫霞杯。

满含玉露香胜酒,九日无烦太守来。

(0)

恤旱·其三

台章论致旱,槩斥政事臣。

泾渭无分别,包容荷帝仁。

(0)

题画·其一

老树不为材,新林郁苍翠。

矫首瞻西山,朝来有爽气。

(0)

送周员外致事兼简巽溪长史

司成馆下职频迁,一擢中台遂十年。

官烛晨昏劳简牍,使车南北历山川。

朝廷有道成高致,冠带无营胜散仙。

应共邻庄杨长史,碧松阴里酌丹泉。

(0)

送万太守还严州

圣皇临御求贤日,太守趋朝奏最时。

兴学已闻千里化,爱民今荷九重知。

离亭雨霁花薰勺,驿路风清柳拂旗。

缱绻同乡又分袂,好音频慰别来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