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其二》
《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不见芝岩驾鹤翁,抱琴归去无踪

黄花似有东篱旧,山后山取次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驾鹤(jià hè)的意思:指乘坐鹤骑行,形容人物高雅、飘逸的仙风道骨。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翻译
没有看见仙翁芝岩乘着鹤归来,抱着琴悄悄地消失无踪。
菊花好像还保留着东篱下的旧时风韵,无论山前还是山后都能随意遇见。
注释
芝岩:指代仙人或者隐士。
鹤翁:年老的仙人或隐士。
抱琴:携带古琴,象征高雅的隐居生活。
悄无踪:形容行动无声无息,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花:指菊花,象征高洁。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代表田园生活。
旧:旧时,过去的。
取次:随意,随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不见老友沈道士为背景,通过描绘不见芝岩仙翁驾鹤远去,以及黄花在山间随意开放的画面,表达了对沈道士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见芝岩驾鹤翁,抱琴归去悄无踪"这两句描绘了道士飘然离去的场景,富有神秘色彩;"黄花似有东篱旧,山后山前取次逢"则借黄花的盛开,暗示了诗人与沈道士虽未相遇,但心中仍怀有旧日的友情,且期待在山水之间再次邂逅。整体上,此诗流露出诗人对人迹罕至、自然恬淡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河传.拟温飞卿

帘卷。春晚。倦寻芳。风送花香过墙。

探春饯春蜂蝶忙。思量。倚阑空断肠。

底事青鸾音信绝。人久别。幽恨凭谁说。柳依依。

莺语凄。斜晖。画梁双燕归。

(0)

探春慢.花魂

雨湿苔深,风飘絮弱,芳情句起多少。

色相先空,根芽易断,暗逐游丝低袅。

化作巫云去,只凉夜,明蟾相照。

锴疑荷锸,人来青山,一醉同倒。犹记当年玉貌。

怎燕支褪尽,愁共春杳。

缘了三生,妆销半面,还向雕栏凭吊。

环佩归何处,歌楚些、料难招到。

幻影模黏,懊侬描上图槁。

(0)

秋兴·其八

一夕西风到画栏,芙蓉消瘦不禁寒。

身无同调人应笑,坐有新诗眼倦看。

逐伴未能忘袒裼,闭门聊自爱衣冠。

晚来斗酒长唫处,月小天高白露漙。

(0)

白雪楼赠子与

绨袍十载北风寒,又说阳春和者难。

直置楼西华不注,使君能得几回看。

(0)

张明府见惠榴柿·其二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

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0)

寄元美·其二

闻君雨雪到青州,春尽鸿书未可求。

莫问弹冠千载事,徒令把袂故人愁。

浮云万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

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