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意入灯篝,无诗过一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独自倚楼而立,思绪随着灯光和风声飘散的画面。
首句“客意入灯篝”,以“客意”点明诗人此时身在他乡,内心充满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灯篝,即灯火,此处不仅指照明的器具,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在异乡的夜晚,灯火成为唯一的慰藉,但这份温暖却难以驱散内心的孤寂。
次句“无诗过一秋”,表达了诗人在这漫长的秋季里,尽管身处异乡,却未能创作出能够寄托情感的诗句。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自谦之语,也暗含了对生活境遇的无奈与感慨。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或许尝试寻找灵感,但最终未能如愿,只能默默度过这个秋天。
第三句“角声吹雨断”,描绘了室外的环境。角声,古代军队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号角声,在这里象征着远方传来的悲凉之声。雨断,意味着雨势减弱或停止,但角声依然在空中回荡,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回应,与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呼应。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凄清与悲凉。
最后一句“人在截云楼”,将视角拉回室内,诗人独自站在楼中,面对着被云雾遮蔽的天空。截云楼,可能是指高耸入云的楼宇,或是诗人想象中的所在,象征着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中又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反应。从灯火到风雨,再到云楼,每一处景物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遣怀
无非无是。好个闲居士。
衣食不求人,又识得、三文两字。
不贪不伪,一味乐天真,三径里。
四时花,随分堪游戏。学些沓拖,也似没意志。
诗酒度流年,熟谙得、无争三昧。
风波歧路,成败霎时间,你富贵。
你荣华,我自关门睡。
中夜闻大雷雨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閤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