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圣 贤 何 常 施 宋 /王 安 石 圣 贤 何 常 施 ,所 遇 有 伸 屈 。曲 士 守 一 隅 ,欲 以 齐 万 物 。丧 非 不 欲 富 ,言 为 南 宫 出 。世 无 子 有 子 ,谁 敢 救 其 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何常(hé cháng)的意思:没有特定的含义,常用于修辞或修辞句中。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曲士(qǔ sh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弯曲,不正直。
伸屈(shēn qū)的意思:形容人在困境中面对压力或逆境时,能够灵活应对,伸展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守一(shǒu yī)的意思:守一指的是坚守一个原则或信念,不轻易改变。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欲以(yù yǐ)的意思:想要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在这里探讨了圣贤之道和治国理念,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观与社会观。
"圣贤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这两句开篇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圣贤的治理方式并无固定模式,它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的。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弹性。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君子形象,他们虽然身处一个角落,但心怀天下,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平衡和整治世界万物。这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反对贪图富贵的态度,"丧非"指的是失去正道或正义,而"南宫"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权力中心或是象征性的地点。这里诗人强调,即使是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也应该坚守道德和原则。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在一个缺乏真正贤能领袖的时代,即使有愿意拯救世道的人,也不容易找到真正能够改变现状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圣贤之道的思考,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面对复杂社会时的无力感。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改革家,其文学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紫霞翁觞客东园列烛花外秋林散影高堂素壁皆粲然李成韦偃寒林画图发新奇于摇落前所未有因作歌以纪之
隋园剪綵未足奇,秋林烛彩光参差。
龙蛇四壁不可捕,颠张醉墨惊淋漓。
齐奴金谷珊瑚树,如意击碎光陆离。
阿环锦院织绡手,连机隐出千花枝。
迷楼镜屏照前后,宫钗舞袂相纷披。
月中老桂冷轇轕,山河影满玉兔悲。
江潭无风映云树,水藻漾日浮涟漪。
初疑营丘擅工妙,细玩自笑真儿嬉。
世间无物非幻化,露电泡影何足疑。
谁能唤起洪谷子,写此清绝图屏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