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过漂母祠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句“奇男异母遘机锋”,以“奇男”指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暗示其非凡的才能与命运的转折点。这里的“遘机锋”则暗喻英雄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或行动,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次句“密意都传进食中”,揭示了英雄在关键时刻通过食物传递秘密信息的情节,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信息传递的独特方式。
第三句“报者固非哀亦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英雄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这里“报者”指的是传递消息的人,“非哀亦假”则表达了英雄在表面看似平静的行动背后,可能隐藏着深沉的情感或策略。这句话暗示了英雄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故将一怒诳英雄”,以“一怒”形容英雄的愤怒或激愤状态,而“诳英雄”则意味着英雄可能被自己的情绪所误导,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这句话是对英雄性格的深刻剖析,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情感的控制与智慧的运用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形象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李孙宸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感悟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其六寿陈静山
昨醉君家酒。从今十万八千场,未疏老友。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
迤逦聚星楼上雪,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年前春入燕台柳。
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
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
我喜明年申又酉,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