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其二》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山祇地灵,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

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山祇(shān qí)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用来形容山林幽静、宁静无人的意境。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与地(yǔ dì)的意思:与地意为与地面平行,指高度低,地位低下。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注释
凿山:开凿山石。
侵古云:穿透古云。
破石:打破石头。
见寒树:显现冬日树木。
秋月影:秋月的光影。
石上布:洒在石头上。
孤壁:孤立的墙壁。
紫锦:紫色锦缎。
藉圆素:衬托洁白。
地灵:大地的灵气。
暗巧:隐藏的巧妙。
欲露:不愿显露。
值:恰逢。
人所获:被人发现。
文室具:书房用品。
独立:独自站立。
浮埃:尘埃。
度:侵扰。
翻译
开凿山石穿透古云,打破石头显现冬日树木。
清晰的秋月光影,洒落在石头上铺展。
石中隐藏有一面孤壁,如紫色锦缎衬托着洁白的底色。
山神与大地的灵气,巧妙地隐藏不愿显露。
却被人发现并制成书房用品。
让它独自立于笔墨之间,勿让尘埃侵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对欧阳永叔文石砚屏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描绘了砚屏的制作过程,通过"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展现出砚石的来历不凡,仿佛是从深山之中历经艰辛开采出来的,蕴含着自然的苍劲与古老的气息。

接着,诗人以"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来比喻砚屏表面的纹理,犹如秋月洒落,清冷而明亮,增添了砚石的艺术魅力。"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进一步描绘砚屏内部的精致,如同紫锦铺垫,色彩对比鲜明,富有贵气。

诗人感慨砚屏的巧夺天工,"山祇与地灵,暗巧不欲露",暗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地之精华凝聚其中,不愿轻易被人察觉。然而,砚屏最终还是被人们发现并用于书房,"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表达了对文人雅士品味的认同。

最后,诗人告诫要珍视这块砚屏,"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强调在使用时应保持其洁净,不让尘埃玷污了它的高雅品质。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砚屏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品格的推崇。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官庄道中

漠漠平沙野望宽,汉家小苑近长安。

孤鸿堕日青山小,万里嘶风白草寒。

远火隔村明候馆,惊尘如雾扑征鞍。

长途不尽吟怀倦,始觉人间行路难。

(0)

大水渡泗州

浩浩春涛阔,孤城一叶浮。

烟城淮水暮,风雨泗陵秋。

戍垒存官渡,芦花伴客舟。

年年涉江渚,愁绝此中流。

(0)

村居

地僻多寒气,山深空是云。

叶黄秋尚浅,风定雨初闻。

夹竹随篱入,疏藤趁路分。

却因人不到,添有绿苔纹。

(0)

宿姑孰

作客休嗟滞,浮生合自劳。

蘋花一枕对,芦荻片帆高。

生计存书史,乡心寄酒槽。

夜来寒不禁,换却旧绨袍。

(0)

夜泛

落日放帆疾,长塘水气昏。

濑声微引棹,灯影远知村。

鱼罶承舟隐,津人辩路喧。

卧惊传柝起,风急到城门。

(0)

七夕

塞月催砳急,天风袭袂深。

星河良夜色,牛女隔年心。

莎径流萤度,花阴促织吟。

平生江海意,荏苒二毛侵。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