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为我累,我独于汝重。
今而暂相远,愁亦虑汝共。
因人问在否,未语先悸恐。
一饱不求馀,去办南山种。
百指(bǎi zhǐ)的意思:形容众多人指责或诋毁某人或某事。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官俸(guān fèng)的意思:官员的俸禄,指官员的薪水。
悸恐(jì kǒ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害怕或担心。
继踵(jì zhǒng)的意思:接连不断地出现或发生。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相远(xiāng yuǎn)的意思:相隔遥远,距离远。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相继(xiāng jì)的意思:连续地接连发生或接连发展。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寄金陵诸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子女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去年都城开,南下相继踵”描绘了去年都城开放后,人们纷纷南下的景象。接着,“我亦具扁舟,携汝百指众”表明诗人准备了一艘小船,想要带着众多子女一同南行。然而,“汝宁为我累,我独于汝重”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子女可能成为自己负担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对子女的深爱。
“今而暂相远,愁亦虑汝共”流露出与子女暂时分离的愁苦心情,担心他们一同承受离别的痛苦。诗人通过“因人问在否,未语先悸恐”描绘了自己在询问子女安危时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接下来,“泪下复吞声,寝愕不成梦”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思念和担忧而无法入眠的情景。
最后,“倘有相见期,勿复藉官俸。一饱不求馀,去办南山种”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与子女团聚的愿望,并表示即使生活清贫,也愿意为子女提供足够的食物,甚至愿意去南山耕种以维持生计。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仙陬翠观尽繁英,朱白相兼照眼明。
池浸岚光生晚碧,鸟惊人语断春声。
谈谐遽喜开怀久,骪骳终惭走笔成。
佳致可能陶靖节,庭柯斜眄独忘情。
禁林京尹荷恩光,三上螭头乞郡章。
贫薄奉亲须仰禄,此心安敢系轩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