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去 秋 行 唐 /杜 甫 去 秋 涪 江 木 落 时 ,臂 枪 走 马 谁 家 儿 。到 今 不 知 白 骨 处 ,部 曲 有 去 皆 无 归 。遂 州 城 中 汉 节 在 ,遂 州 城 外 巴 人 稀 。战 场 冤 魂 每 夜 哭 ,空 令 野 营 猛 士 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部曲(bù q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下或将领。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猛士(měng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英雄人物。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野营(yě yíng)的意思:指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搭建临时住所,进行露营或宿营的活动。
冤魂(yuān hún)的意思:指冤屈之魂,形容冤枉死去的人的怨恨和不甘心。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中汉(zhōng hàn)的意思:指中原汉地,也泛指中国。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留下的荒凉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后果的深切感慨。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这两句设定了季节背景和战争场景,秋天的涪江(今四川东部),树叶飘零,而战事连绵,武士策马持枪,行迹未定,使人不禁思索这些武士是哪家的子弟。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这两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哀伤,时至今日,那些战死者的遗骨已难以辨识,而那些征战的部队往事,如今亦成永不再回的过往。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这两句则描绘了民族交融与隔绝的情形,遂州城内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存,但少数民族如巴人,在这座城外显得格外稀少。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最后两句则是对战争中无辜死去者的哀悼,以及对仍在野外坚守的勇士们所感到的同情与悲凉,他们在黑夜里听着阵亡将士冤魂的哭泣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废墟和生灵哀伤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