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猴 马 宋 /陈 师 道 沐 猴 自 戏 马 自 惊 ,圉 人 未 解 猴 马 情 。猴 其 天 资 马 何 罪 ,意 欲 防 患 犹 伤 生 。异 类 相 宜 亦 相 失 ,同 类 相 伤 非 所 及 。志 行 万 里 困 一 误 ,吐 豆 齕 荄 甘 伏 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防患(fáng huàn)的意思: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灾难。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伏枥(fú lì)的意思:指马匹在奔跑中停下来休息,比喻人在劳累之后得到休息。
甘伏(gān fú)的意思:甘愿低头服从。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伤生(shāng shēng)的意思:伤害生命、伤害生命力。
所及(suǒ jí)的意思:所及是一个表示范围或程度的成语,意为“所及之处”或“所能及之处”。
天资(tiān zī)的意思:指人的天生才能或天赋的特长。
同类(tóng lèi)的意思:同类指的是相同种类的人或事物。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相伤(xiāng shāng)的意思:相互伤害,互相伤害。
意欲(yì yù)的意思:指有意向、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
异类(yì lèi)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人或事物。
圉人(yǔ rén)的意思:指被困在圈子里,无法自由行动的人。
志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行为。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
- 注释
- 沐猴:比喻行为荒唐的人,这里指猴子。
圉人:古代管理马匹的人。
防患:预防灾祸或问题。
伤生:伤害生命。
异类:指猴子和马。
同类:指同为马的动物。
困一误:一次错误导致的困境。
伏枥:马在槽头吃草,不再驰骋。
- 翻译
- 猴子自我嬉戏,马儿受惊,养马人并不理解它们的情感。
猴子和马本无过,但想防备反而伤害了生命。
异种间虽有适宜也有冲突,同类间的伤害却超出了预料。
即使志向远大,也可能因一次错误而困顿,如同马儿甘愿在槽头吃草,不再奔腾。
- 鉴赏
这首诗以猴子和马为题材,通过它们之间的互动,寓言般地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复杂关系。首句“沐猴自戏马自惊”,描绘了一幅猴子嬉闹而马受惊的画面,暗示了不同物种间的隔阂和误解。次句“圉人未解猴马情”进一步强调了旁观者难以理解这两种动物的情感世界。
诗人接着提出疑问:“猴其天资马何罪?”意思是猴子的本性使然,马又有什么过错呢?这反映了对个体差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接下来,“意欲防患犹伤生”表达了试图控制或改变他人命运时,反而可能带来伤害的警示。
“异类相宜亦相失,同类相伤非所及”这两句深化了主题,指出异类之间虽然可能有契合之处,但同类间的冲突往往源自于相似性,而非外在因素。最后,“志行万里困一误,吐豆龁荄甘伏枥”以马的境遇作结,即使有远大志向,也可能因一次错误而陷入困境,只能甘愿在槽枥中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动物之行为揭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陈师道作为宋代诗人,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翟吉野善应篇
物数俱有尽,大造总好生。
同托天地间,苦乐自关情。
枯骸枕原野,触目胡不惊。
杳杳逐游魂,微微动转燐。
愁云翳白日,暮雨哭荒蓁。
幸得遇贤良,感念无不真。
一发慈悲心,封土尽成坟。
揶揄已称异,盎缶如有神。
古□无主骨,灵台称积仁。
能雪孝妇冤,沛泽飞苍旻。
精诚通金石,至信感羽鳞。
君看隋侯珠,绝代得灵珍。
载读魏子书,治命立奇勋。
不与报应期,冥报自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