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
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安穷(ān qió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安定,没有贫穷之忧。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穷达(qióng dá)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财富或地位从贫穷到达富裕或高贵的状态。
三终(sān zhōng)的意思:三次终止或结束
沙麓(shā lù)的意思:指山丘上的沙土或沙地,也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一首词作,属于他的《和陶拟古九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顿时的超脱与自得。
"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由来竹林人,不数涛与戎。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崎岖颂沙麓,尘埃污西风。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
诗人以“酒尽君可起”开篇,表明宴席即将散去,邀请朋友起身离开,而自己已经唱罢三曲歌谣。接下来,“由来竹林人,不数涛与戎”,则是借用古人隐居竹林的意境,表达诗人的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
“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一句,通过对古代贤士孟子、扬雄的提及,展示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和谨慎言行的赞赏。"崎岖颂沙麓,尘埃污西风"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世事变化无常的一种感慨。
诗中“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两句,表明过去诗人未曾达到理想的状态,但现在即便是贫穷困顿,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最后,“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则是诗人表白自己的心志,即无论是在贫穷还是成功的情况下,自己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贤的引用,展示了诗人超越世俗纷争、坚守内在品格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他那种达观的人生哲学。
寄语东阳翁道人,开轩种竹意何亲。
经春又看龙孙上,晚岁宁忧凤食贫。
风月肯来聊竞爽,尘嚣不到独相亲。
何时柱杖敲门去,若比王猷懒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