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野(biàn yě)的意思:遍布整个地区或场所,无处不在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番(sān fān)的意思:多次、多番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野棠(yě táng)的意思:指不受人待见的人或事物,比喻被人冷落、不受重视。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一向(yī xiàng)的意思:表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一贯如此。
一簇(yī cù)的意思:一簇指的是一束、一堆、一群或一批的意思。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元淮的《郊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郊外野人家的自然风光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联“城东一簇野人家,门枕清流浅带沙”,开篇即点明地点,描绘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村落,门前溪流潺潺,细沙轻抚,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篱角欲晴喧燕雀,门前过雨湿桑麻”,进一步刻画了春天的生机。阳光初现,燕雀在篱笆边欢鸣,似乎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而门前经过雨水洗礼的桑麻,绿意盎然,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颈联“桥因春水三番断,柳碍东风一向斜”,则通过桥与柳树的形象,表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现象。春水上涨,桥面时断时续,柳枝随风摇曳,与东风形成和谐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动态美。
尾联“景物似知寒食近,村村开遍野棠花”,以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临近寒食节,村村户户的野棠花开满枝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息,也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郊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元代乡村春日的独特魅力,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的喜庆氛围,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风袅娜.观查伊璜女乐即席分赋
看先生老矣,兀自风流。围翠袖,昵红楼。
羡香山、携得小蛮樊素,玉箫金管,到处遨游。
舞爱前溪,歌怜子夜,记曲娘、还数阿柔。
戏罢更教弹绝调,氍毹端坐拨箜篌。
新制南唐院本,衣冠巾帼,抵多少、优孟春秋。
拖六幅,掩双钩。英雄意态,儿女娇羞。
灯下红儿,真堪消恨,花前碧玉,耐可忘忧。
是乡足老,任悠悠世事,烂羊作尉,屠狗封侯。
洞仙歌.宗定九寄词为家大人寿依韵赋谢
冰花乱剪,洒上元时节。带雨春灯欢乍歇。
洗辛盘初试,青韭黄柑,前上寿、又早春王正月。
感君传尺素,细写红笺,持向高堂二人说。
但少雪儿歌,调比霓裳,不羡词坛豪杰。
问才子、东原几时来,好共看楼头,早梅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