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贪栖寺,风来湥树间。
柳痕犹系水,人影不留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野外住宿,周围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野宿贪栖寺”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寺庙中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风来湥树间”一句,通过风吹动树木的声音,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柳痕犹系水,人影不留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柳树的痕迹留在水中,而人的影子却无法在山中留下,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存在的不同状态。
“芳草平生梦,孤尊此日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芳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孤尊此日颜”则暗示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孤独感。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寒山何处是,明月一层关”以问句的形式收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寒山代表了远方与未知,明月则象征着指引与希望,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载轻寒、低鸣橹。
十里杏花雨。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
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
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折秦淮露柳,带明月、倚归船。
看佩玉纫兰,囊诗贮锦,江满吴天。
吟边。
唤回梦蝶,想故山、薇长已多年。
草得梅花赋了,棹歌远和离舷。
风弦。
尽入吟篇。
伤倦客、对秋莲。
过旧经行处,渔乡水驿,一路闻蝉。
留连。
漫听燕语,便江湖、夜语隔灯前。
潮返浔阳暗水,雁来好寄瑶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