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伐木》
《课伐木》全文
宋 / 林尚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手挥樵斧气如虹,几树寒烟一饷空。

午夜无依乌鹊冷,数声应恨月明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明中(mí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樵斧(qiáo fǔ)的意思:指平凡而笨拙的人。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依乌(yī wū)的意思:依靠云彩行走,形容人或动物轻盈自如。

一饷(yī xiǎng)的意思:指一份工资或报酬。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注释
樵斧:砍柴的斧头。
气如虹:形容气势磅礴,像彩虹一样。
寒烟:寒冷的炊烟,也可能指冬日的雾气。
一饷空:一会儿工夫,形容时间短暂。
无依:没有依靠,孤单。
乌鹊:乌鸦,古人常以乌鹊象征离散或孤独。
数声:几声哀鸣。
月明中:明亮的月光下。
翻译
他手持砍柴的斧头,气势如虹,片刻间就砍倒了几棵树。
深夜里,乌鸦孤独无依,感到寒冷,只听见几声哀鸣,似乎在月光下更添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伐木的画面。"手挥樵斧气如虹",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伐木者用力砍柴,气概犹如挥洒的彩虹,展现了劳动者的力度与精神。"几树寒烟一饷空",则通过描绘几株树木在寒烟中被砍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转向夜晚:“午夜无依乌鹊冷”,乌鹊在深夜里失去了栖息之处,显得孤独而寒冷,暗示了伐木后的空旷和自然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最后,“数声应恨月明中”以乌鹊的哀鸣声,表达了它们对明亮月光下伐木行为的无声抗议,寓言性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冲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伐木劳动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环境破坏的反思和对和谐共生的期待。

作者介绍

林尚仁
朝代:宋

宋长乐人,字润叟,号端隐。工诗,以姚合、贾岛为法,精妥深润则过之。有《端隐吟稿》。
猜你喜欢

九日次友韵

重阳无酒堪惆怅,况是东篱未有花。

草木变衰人感物,关河迢递客思家。

秋容不断天无际,晚景无多日易斜。

白发故人今我在,相逢不用惜年华。

(0)

拟香奁八咏·其七月奁匀面

新妆自时世,宝镜拂尘埃。

妒雪重施粉,看花莫近台。

春风玉树并,秋水白莲开。

瘦怯空光照,娇怜颜色回。

初酣妃子酒,更点寿阳梅。

有约西园会,邻娃不用催。

(0)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陆景远氏来青堂与者丁一鹤董祖南景远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觞一咏不啻兰亭之会也酒半移尊公主墓侧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卧石上不能起命两童掖之登舟余与众客至东山兴尽而返目赋一首以纪其事云

老夫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

野桃作花已烂熳,故人约我山中游。

日车出海风雨收,千岩万壑清如秋。

帝子何年上天去,黄鸟历历鸣相求。

来青堂上坐终日,饮酒况得公茔流。

金刀割鲜气颇壮,向日下地仍相留。

酒酣长歌动左右,诗成落笔蟠银钩。

平生快意在一适,放浪岂知公与侯。

玉台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几筹。

青春无价须秉烛,明朝花落令人愁。

(0)

再次·其一

昔行湘江曲,万竹青琅玕。

低枝荫水石,高叶拂云端。

幸适心赏趣,宁辞行路难。

漓波渺万里,桂岭郁千盘。

风溪渡飒爽,云峤陟巑岏。

会意辄縻驾,放歌或濡翰。

形胜岂不美,但愧言词单。

朅来故山住,两见白露漙。

眷言怀魏阙,复此弹尘冠。

休文自多病,刘琨故少欢。

京国多贵游,闭门卧袁安。

赠君湘川竹,贻我握中兰。

兰流香气馥,竹凛清风寒。

贞素各自保,精衷讵能殚。

(0)

凭栏

岸芷汀兰远近香,水边亭馆夏风凉。

凭栏吟望天无际,几□春山在夕阳。

(0)

代送王都司还浙江

自古将门应有将,虎头燕额封侯相。

功名载入凌烟编,姿颜写作云台像。

多君任子传世勋,平生攻武还攻文。

三千门下麟凤客,百万阃外貔貅军。

犬羊梗化黔黎苦,奉命总戎居督府。

钱塘江上晓吹笳,天目山前秋击鼓。

金兰契有陈元龙,荆州旧幕今喜逢。

从容未久又分别,表章要进蓬莱宫。

一麾东返承恩宠,南壮风霜王事重。

赠行欲表岁寒情,折得梅花向高陇。

梅花折得舍□先,雪香乱飘溪上船。

绿衣小鸟啼不歇,美人忽去心悬悬。

老我龙钟头已白,无才敢拟平原客。

勉赋新诗荐祖筵,一笑樽前醉欢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