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际一蝉鸣,停樽忽自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霜茎(shuāng jīng)的意思:霜茎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植物因霜冻而变得枯萎、颜色发白。
所伤(suǒ shāng)的意思:
伤害。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待不前去,又怕那贼汉赶来,所伤了我的性命,怎生是好?”
徇世(xùn shì)的意思:为了迎合社会潮流或者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不顾原则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席上闻蝉》,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通过“柳际一蝉鸣,停樽忽自惊”两句,诗人以蝉鸣打破了宴席的宁静,引发了内心的波澜,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
接着,“所伤非节物,未立是功名”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局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他并非为季节更替、自然景观而忧伤,而是因为未能建立功名、实现抱负而感到遗憾。这种对比,突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默默悲时事,区区徇世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默默”形容内心的悲痛,以“区区”表达对世俗追求的无奈,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
最后,“不须争噪急,衰鬓旧霜茎”两句,诗人以蝉鸣的平和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对比,暗示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接纳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席上闻蝉这一日常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及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