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很多城市,形容数量众多的城市。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常事(cháng shì)的意思:常见的事情,平常的事情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旌盖(jīng gài)的意思:旌盖是指旗帜和帷幕,比喻权势和威严。
凯歌(kǎi gē)的意思:凯歌指胜利的欢呼声或歌曲,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欢庆之情。
全功(quán gōng)的意思:指全面的功夫、技艺。形容某人的技能或才能全面、全面发展。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勋名(xūn mí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重要事迹中表现出色而获得的荣誉和名望。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战垒(zhàn lěi)的意思:战垒指战争时建立的防御工事,也泛指用于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在引申义中,战垒还可以指代团结一致、坚守阵地的集体或个人。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遇方文玉为赋振旅诗》描绘了军队凯旋的壮观景象,以及对功臣方文玉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以及对功臣的崇高敬意。
首句“旌盖风翻塞日光”,以动态的景象开篇,旌旗在风中翻动,映照着边塞的日光,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接着,“凯歌声入楚云长”一句,将胜利的欢庆之声与辽阔的云层相融合,既表现了军队的喜悦,也暗示了胜利的深远影响。
“全功自古难平蜀,元老而今又姓方。”这两句是对功臣方文玉的赞美,提到自古以来平定蜀地的艰难,而如今这位元老再次显赫,显示了方文玉的卓越才能和贡献。
“四野尽销新战垒,百城还睹旧耕桑。”描述了战争结束后的景象,四面八方的战场已成废墟,但百城之中,昔日的农耕生活又重新显现,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书生笔砚寻常事,几见勋名勒太常。”则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功勋卓著者荣誉的重视,指出书写历史功绩是寻常之事,但能被载入史册,成为太常之名,却是难得的荣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以及对功臣的崇高礼赞,体现了边贡作为诗人对社会和历史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