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附近的一片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铁番竿下草如茵”,以“铁番竿”点明地点,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理标志或建筑,而“草如茵”则生动地描绘出一片绿草如毯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着,“澹澹东风六月春”一句,通过“澹澹”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微风轻拂、春意盎然的情景,即使是在六月,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反季节的描述,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高柳岂堪供过客”一句,转而关注到高大的柳树,表达了它们虽高大却难以为过往行人提供庇荫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柳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成为了一种象征,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需求和限制。
最后一句“好花留待蹋青人”,则将视角转向了花朵,强调了花朵的存在是为了迎接那些前来踏青游玩的人们。这里的“好花”不仅指美丽的花朵,也暗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赞美,以及对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寻找乐趣、亲近自然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中秋月,和人韵
碧海澄秋,遥空霁雨,姮娥起驾飞轮。
素光万顷,灏气满乾坤。
坐久疏星渐失,枯枝冷、惊鹊南村。
闲阶下,桂眠秋影,香味泻金樽。
瑶台当此夜,露零玉佩,风振仙裙。
记唾壶残缺,歌韵清温。
回首西风易老,流年事、屈指休论。
空惊叹,故人千里,相望渺江云。
水调歌头.丁卯中秋醉后大书
乾坤容我醉,风月放人闲。
倚天长啸,斗间紫气剑光寒。
谁管功名两字,自要烟波万顷,去把钓鱼竿。
回首尘埃事,一笑请君看。十年前,钻蠹简,戴儒冠。
致君事业,平生抚掌道非难。
为问羊裘高兴,比似銮坡簪笔,终古笑辛酸。
拂袖理松菊,浩气压云端。
鱼游春水.用宋人韵,谪后寓客邸书怀
春寒重门里。试借珠帘遮燕垒。
管弦巷陌,记得去年罗绮。
芳草闲愁月一痕,游丝断梦云千缕。
身世无凭,年华似水。九叠屏山闷倚。
一夜东风谢桃李。日高犹苦春酲,未忺梳洗。
别离情绪伤啼鴂,相思尺素烦双鲤。
长亭十里,客心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