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终(chū zhōng)的意思:从一开始到最后,始终如一。
独照(dú zhào)的意思:独自照亮。
来月(lái yuè)的意思:指将要到来的一个月份或时间段。
迷云(mí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迷雾所笼罩,看不清真相或判断不清楚。
妙义(miào yì)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独到的见解或解释。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五时(wǔ shí)的意思:指正午时刻,也泛指时刻
修短(xiū duǎn)的意思:修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表示人的品德修养高尚或者人的身材矮小。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珍宝(zhēn bǎo)的意思:珍宝指的是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比喻非常重要的人或物。
- 翻译
- 奇妙的佛法在天台流传,如扫去迷雾般清晰。
虽然修行有五个阶段,但个人成就各有不同,如同草木生长各异。
隐居并非只在这座山峰,修行的收获也像珍贵的宝藏。
秋天月亮圆满,独自照亮已苍老的松树。
- 注释
- 妙义:深奥的佛法。
天台:天台山,佛教圣地。
迷云:比喻世俗的迷惑。
净如扫:形容佛法清澈明了。
初终:修行的入门和最高境界。
五时:佛教中的五个修行阶段。
修短:修行的深浅。
三草:比喻修行者的不同层次。
结隐:隐居修行。
此峰:指代特定的山峰。
获藏:修行的成果。
珍宝:比喻宝贵的精神财富。
秋来:秋季来临。
月正圆:象征圆满或宁静。
松已老:暗示岁月流逝,松树的老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拯的作品,名为《破山八咏·其六·宗教院》。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修持之地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妙义传天台,迷云净如扫。"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天台山上的佛法精髓被传承下来,而周围的迷雾被轻易扫去,显现出一种精神上的澄明。
"初终虽五时,修短自三草。" 这里诗人提到了时间和生命的短暂,但即便如此,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求心灵的成长和净化,这“三草”可能象征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
"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藏于世间山峰之中的精神宝藏的向往与赞美,那里的宁静和深邃犹如无价之宝。
"秋来月正圆,独照松已老。"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月光下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古老的松树上,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修行场所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襄阳寄顺天友人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江右。
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
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
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
风雨梦,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闲诗酒。
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