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觉道(jué dào)的意思:指通过观察、体验或思考而获得对事物本质、道理的认识和理解。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炎暑(yán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居于竹林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欲引秋声竹旋移”以动态的描写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秋意的竹林之中,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接着,“吟烟时一启柴扉”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他偶尔打开柴门,让烟雾与外界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了无俗物迷青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杂务的淡然态度,他的目光清澈,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每有轻风袭客衣”则通过轻柔的自然之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舒适,仿佛每一次微风拂过,都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一丝清凉与慰藉。
“地僻不知炎暑老,身閒潜觉道心微”两句,诗人借地势偏远、远离尘嚣的环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对道家哲学的领悟。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炎夏的酷热也渐渐消散,心灵得以自由地探索与成长。
最后,“茫茫尘事俱臧谷,羞偶闾阎较是非”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争斗的不屑与逃避,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是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四
平生知求道,冀保衰朽质。
金阙劳仰望,玉经探秘密。
尝闻造化理,虚静乃不屈。
又闻栖真士,幽处遁荆荜。
深藏虽混同,安养自诚一。
广采与博访,未遇敢怀佚。
诵经期万遍,掩卷复开帙。
才能简思虑,了不见象物。
谁将林泉屦,易取尘土绂。
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
爱君气容和,忻乐不在瑟。
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换骨。
方蓬达去路,寰海空白日。
愿开循循诲,灵台非缜栗。
代诸生送蒋守·其二
长淮之南,楚为最剧。守者为谁,以才以德。
守既视事,未逾厥月。吏则胥畏,民则胥悦。
物来必应,事至立决。守之动静,皆有法度。
不苟不简,不暴不怒。处烦以敏,辅严以恕。
庭无滞讼,狱无冤囚。民无愁叹,俗有歌讴。
古之三府,谣言奏事。今岂不然,兼采公议。
付之使节,是以用之。付之远俗,是以重之。
其俗既平,其刑既清。章德表功,来朝两宫。
两宫圣明,柱上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