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仙山》
《九仙山》全文
明 / 张时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高台紫极面面烟霞

寺古松生甲,林深石绣花

朱阑海蜃玉笛云牙

自是神仙宅,蓬瀛未足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海蜃(hǎi shèn)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的事物。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生甲(shēng jiǎ)的意思:指通过修炼、锻炼而使身体强壮健康。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仙宅(xiān zhái)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绣花(xiù huā)的意思:形容做事过于讲究细节,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玉笛(yù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

云牙(yún yá)的意思:指云彩中的牙状形状,比喻云朵形状如牙齿般锐利。

朱阑(zhū lán)的意思: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宫殿。

紫极(zǐ jí)的意思:极为高深或极为优秀。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仙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高台凌紫极,面面出烟霞”开篇,将九仙山置于天际,烟霞缭绕之中,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寺古松生甲,林深石绣花”,古寺与松树相映成趣,深林中石头仿佛绣上花朵,细腻地刻画了山中景致的静谧与生机。

“朱阑悬海蜃,玉笛动云牙”两句,通过“朱阑”、“海蜃”、“玉笛”、“云牙”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九仙山的奇幻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最后,“自是神仙宅,蓬瀛未足夸”,诗人直抒胸臆,认为九仙山就是神仙的居所,即便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也难以与之媲美,表达了对九仙山独特魅力的赞叹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仙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仙境的想象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张时彻
朝代:明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猜你喜欢

仲常龙图自广中移帅闽·其二

惠兹政化及民功,内外声称有古风。

五岭山川情正黮,七闽桃李意先通。

大明继照天衢辟,重德还朝众愿同。

早晚皇穹顺舆议,老人星在玉堂中。

(0)

闺门诗三首·其一

幽思春云乱,拟向琴中说。

徽寒锦荐高,未鼓弦中绝。

尚有无弦韵,或可奏明月。

阶前望冰轮,去去不停辙。

薄命如妾何,秋风河汉阔。

(0)

送林懿成解兵掾

公喻如龙媒,秋游身有神。

暂此地上行,气压凡马群。

我喻如麋鹿,野性不受驯。

逼迫到城市,迩迩常畏人。

自知两相悬,无以追后尘。

故其拜典谒,旷废不及频。

时于清夜梦,论议容相亲。

公今瓜过期,行色催车轮。

穷达稍异趣,细欢复何辰。

悔不忘鄙陋,日为门下宾。

周旋奉诲语,药此伤败身。

追念已无及,扳缘宁有因。

但能侧两耳,听公登要津。

上固知倪宽,俗吏徒云云。

(0)

至豫章茂直座上戏书

忆与故人分此袂,倒指数年今不啻。

天涯何意得相逢,一笑向君聊破涕。

静垂双耳听韶頀,濯洗凡襟无郑卫。

频将短烛剪寒花,正恐今宵如梦寐。

(0)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晴冬酿春温,气候如浊酒。

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

朝来天风云,高叶聚良久。

向晚等甘露,数点断还有。

迤逦万瓦鸣,飘潇近窗牖。

郁陶散襟怀,秀润入花柳。

出门闻笑语,蹈舞皆白叟。

指予西江水,不可到南亩。

十日田无秧,奈此家数口。

乃知天地心,慈爱均父母。

吾侪拙于言,额上但加手。

人穷诗或工,肯为作诗否。

(0)

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而作是诗

昏昏日影有还无,谩诞春风势力粗。

品物固知春用意,细民其奈米如珠。

未相秦越尝忧国,不再皋夔愧服儒。

骨髓有奇深自负,缄封无路荐区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