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中 上 人 游 天 台 宋 /陈 允 平 师 作 天 台 去 ,长 亭 复 短 亭 。焚 香 参 祖 塔 ,振 锡 动 山 灵 。石 罅 移 菖 歜 ,松 根 斸 茯 苓 。何 时 白 云 下 ,相 与 话 青 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菖歜(chāng chù)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举止端庄美好。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短亭(duǎn tíng)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茯苓(fú líng)的意思:茯苓是一种中药材,指代坚韧、不屈的品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振锡(zhèn xī)的意思:指振奋振作,积极行动,努力进取。
祖塔(zǔ tǎ)的意思:祖塔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高耸、庄严的样子。
- 翻译
- 师父踏上天台路,长亭连着短亭多。
香烟袅袅拜祖塔,锡杖轻挥惊山灵。
菖蒲石缝中生长,松根底下挖茯苓。
何时能共聚白云下,畅谈青青岁月情。
- 注释
- 师:指修行的师父。
作:前往。
天台:天台山,道教名山。
去:离开。
长亭:古代设在大道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复:又。
短亭:小一些的亭子。
焚香:点燃香火。
参:礼拜。
祖塔:供奉祖师的塔。
振锡:摇动锡杖,僧人出行的象征。
山灵:山中的神灵。
石罅:石头缝隙。
菖歜: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斸:挖掘。
茯苓:中药名,寄生于松树根部。
何时:什么时候。
白云下:隐居或清修之地。
相与:相互,一起。
话:交谈。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也象征青春年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为送别中上人游历天台山而作。诗中描绘了中上人踏上旅程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待。"师作天台去"一句,以师徒关系起笔,暗示中上人如同修行的导师般启程,"长亭复短亭"则运用了路途中的意象,象征着旅程的遥远和艰辛。
"焚香参祖塔"描绘中上人在参拜祖塔时的虔诚,显示出对佛法的敬仰;"振锡动山灵"则通过中上人摇动锡杖的动作,展现了他行走山间的威仪,触动了山川之灵。接下来的两句,"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通过写中上人在山间采摘菖蒲和茯苓,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简朴态度。
最后两句"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中上人在白云之下,共享青青岁月,进行深沉的交谈,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次卢玉堂见寄
旋十村墟旧缚茅,夜深云呗薄江郊。
更无可借文书处,只好相寻野逸交。
落叶自随流水去,闲门尽倒破囊抄。
故人递迭青云去,谁与山人赋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