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园乐词四首·其三》
《田园乐词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柴门锡杖伊微,黄花宿露沾衣。

钓水采山何处荒村夜月人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山(cǎi shān)的意思:指以采集山中的草木、矿石等为生,形容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钓水(diào shuǐ)的意思: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利益。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荒村(huāng cūn)的意思:指荒凉贫困的村庄或地方。

宿露(sù lù)的意思:宿露是指夜晚的露水,用来比喻事物的积累。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柴门锡杖伊微”开篇,通过“柴门”与“锡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朴素与超然并存的氛围。“黄花宿露沾衣”一句,不仅渲染了秋日黄昏的静谧,也借“黄花”与“宿露”之景,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钓水采山何处”,这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诗人的日常活动——钓鱼与采山,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追求。最后一句“荒村夜月人归”,以“荒村”与“夜月”构成画面的背景,而“人归”则点明了诗人的行动,整个场景显得既孤独又充满诗意,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钓鱼图

去鸟没长天,疏林带残照。

为问江心人,如何未收钓。

(0)

闻八禽言·其四

缫丝,缫丝,声声空自闻。

无蚕无桑亦无柘,几载蚕妇閒青春。

大桑大柘供寨木,小桑小柘撨为薪。

鸣呼有声声劝谁,不如缄口深山深。

(0)

河西太白酒楼

昨泛西江棹,曾寻牛渚秋。

今看歙浦月,又上谪仙楼。

聚壑风声定,千峰夜气浮。

何人更携酒,坐对水空流。

(0)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四

解愠天下理,鸣堂单父治。

吹万变时雍,宫声满天地。

音起本人心,铿锵寓精意。

以此默有怀,夜寐承所示。

大音本希声,古调宁复冀。

如何操缦者,飞扬轻自恣。

靖节实超然,识趣标孤寄。

索居寡学道,高隐事求志。

傥可毕忧虞,在御从此始。

(0)

过戚姬村

还来借箸采商芝,鱼藻宫中事已危。

黄鹄高飞歌为苦,绿囊惨毒祸因谁。

可怜鞠域长留恨,无复金躯赐侍儿。

辜负大风教倚和,青青墓草愧虞姬。

(0)

重九漫吟

老去追欢客里过,菊樽萸酒异乡多。

鲁王宫殿余衰草,贾傅文章叹逝波。

举目江山伤旧侣,惊心风雨抱沉疴。

朅来又到重阳节,酒近颓颜最易酡。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