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谁说最高的道理不显现,大道自古以来包含万物。
暂且把声音当作佛法活动,清晨敲响清脆的磬声,诵读《华严经》。
- 注释
- 至理:最高的道理,指佛教中的真理或宇宙法则。
宗无相:佛教中认为真理无形无相,超越一切形式。
大道:指自然法则或宇宙的根本原则。
万法兼:万物皆包含其中,一切法门都统一于大道。
佛事:佛教中的宗教活动,如诵经、礼拜等。
清磬:寺庙中用于僧侣修行的清脆石磬。
华严:《华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内容深奥宏博。
- 鉴赏
这句诗出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张耒的作品《自遣四首·其三》。在这短暂而深邃的开篇之中,诗人探讨了佛教哲学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谁云至理宗无相,大道由来万法兼。"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融汇诸法于一体的境界。"至理"指的是最深刻的真理或宇宙的根本原则,"宗无相"则意味着这种真理超越了世间的一切形象与区分,是无所不包且无从描述的。本句中“大道”一词,与古代哲学中的“道”概念相呼应,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这两句诗强调了一种宇宙观,即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个根本原则衍生而出的。
"且以声音为佛事,晓敲清磬诵华严。" 这两句则转向了具体的修行活动。在这里,“声音”指的是梵唄或是佛教中的咒语,它被视作一种与佛法相契合的声音表现形式。"佛事"泛指一切与佛教修持相关的事务。"晓敲清磬"则形容早晨的钟声,而“诵华严”则特指念诵《华严经》,这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强调了宇宙间众生本来具备的清净佛性以及一切现象皆为互相依存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真理与修行的探讨,以及融合声音、仪式和经文的方式,展现了一种追求宇宙真谛与个人解脱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苧词和沈孟明韵
盈盈窗间女,悄悄事编织。
明明红粉妆,皎皎瓠犀白。
妾身不作清露尘,妾颜不学巫山云。
藁砧年少事游侠,闭门花落愁青春。
瑶阶蟋蟀鸣,金井辘轳响。
绠绝谁再续,因之重惆怅。
河东织女河西郎,深夜起看登秋堂。
翠翘银凤绿云绕,锦屏绣褥春风香。
昔为连理枝,今成断肠草。
鸾去镜空存,膏沐为谁好。
妾颜渐改非昔年,天上明月何娟娟。
东家女子荡舟去,玉手不采湖中莲。
莲生藕有丝,零落怨秋色。
花开犹有时,花落恨无迹。
问郎欲归趋何时,念妾日夜愁空闺。
白头鸳鸟不飞去,海枯石烂双依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