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窗人倦倚愁眠。
蘸眼轻波迷鸭绿,举头新月欠蟾圆。
诗筒欲寄倩谁传。
这首《浣溪沙》(其一)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乡远行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乍试征帆二月天”,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行动——二月春日里初次试航,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春日的温暖与生机,与即将离别故乡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故乡回首梦如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故乡的回忆比作缥缈的烟雾,既表达了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也暗示了记忆中的故乡如同梦境般虚幻而遥远。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无奈。
“蓬窗人倦倚愁眠”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疲惫不堪、心绪不宁的状态。蓬窗,指的是简陋的船舱,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倚愁眠,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难以入眠的痛苦状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接下来,“蘸眼轻波迷鸭绿,举头新月欠蟾圆”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轻波荡漾,鸭绿般的水面泛着柔和的光泽,新月虽圆却似乎缺了一角,这种不完整之美,恰似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期待。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诗筒欲寄倩谁传”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寄托思乡之情的愿望,但又担心无人能够传达这份深情。这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故乡文化的眷恋,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其一)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离乡别家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非灾非祥何所出,回天转地成慌惚。
蓬莱金曜急食昴,矫矫霜虹横贯日。
帝尊万乘勿致威,大兵如火无所施。
擒龙扼虎无所尅,手引存亡才顷刻。
事无今古用则灵,用时天下毛发惊。
能将义勇发至诚,壮士之胆君勿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