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归终(guī zhōng)的意思:指人死后归于终结,也用来形容事物走到最后,不再变动。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破镜(pò jìng)的意思:指事物已经破碎,无法恢复原状。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预愁(yù chóu)的意思:预先担心或忧虑。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华亭旅次》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描绘了诗人作为客居者在云间(今上海松江)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季节变换和地方风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时间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作客云间还几日,偏于节物感踟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客居者,并以“云间”这一地名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高远与超脱。同时,“节物”二字引出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而“感踟蹰”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更迭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颔联“一枝斑竹能思楚,半尺银鲈可住吴”运用了典故,斑竹(湘妃竹)与楚地相关,银鲈则是吴地的特产。这两句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乡生活的适应。斑竹的联想让人想起楚地的美丽与哀愁,而银鲈则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富饶。
颈联“避老长年封破镜,算归终日秣神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避老长年封破镜”可能暗喻诗人试图逃避岁月的无情,但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如同破碎的镜子无法复原。后一句“算归终日秣神驹”则表达了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但实际行动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实现,如同精心照料的骏马,却只能在心中驰骋。
尾联“预愁度岭无他事,只是西风吹白须”收束全诗,诗人预感到即使回到故乡,也难免会面对岁月的无情,西风不仅吹动着自然界的万物,也吹白了诗人的鬓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