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松入操古,春鸟和音谐。
烟雨锡山景,悠哉寄雅怀。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水园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惠山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稍加位置力,便足石泉佳”开篇即点明了园中石泉的独特魅力,通过巧妙的位置布局,使得泉水之美得以充分展现。接下来,“秀木乔笼屋,清流曲抱阶”,进一步描绘了园内树木葱郁、水流环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运用“乔笼屋”、“曲抱阶”等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园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风松入操古,春鸟和音谐”两句,将自然界的风声、松涛与春日的鸟鸣巧妙融合,赋予了园中景象以历史的深度和生命的活力。风声与松涛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鸟儿的和鸣则为这故事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最后,“烟雨锡山景,悠哉寄雅怀”两句,将视线从园内扩展至远处的锡山,烟雨蒙蒙之中,山色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寄寓了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文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审美理想。
鸿门置酒饮未已,沛公如厕忽先起。
白璧玉斗不敢献,愁彼君臣怒不止。
项王受璧置座右,亚夫见斗恨切齿。
玉玦三举王默然,事已大定宁须此。
竖子不足谋,老臣空拊髀。
拔剑一撞情激昂,吾属今为若卤矣。
疽发背,亚父死,垓下五人分王体。
纵有奇计难瓦全,茫茫恨入乌江水。
君不见,当年望气非荒唐,沛公原是真天子。
金瓯既已属他人,玉斗撞碎徒为尔。
采石江边路。截中流、危矶孤耸,大江门户。
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
曾听惯、连江鼙鼓。
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
吞建业,压牛渚。十年群盗纷如鼠。
诸葛君、是真名士,手挥白羽。
斥堠至今烽火息,依旧青山绿树。
供过客、登临怀古。
埋骨诗人同不朽,恰长江、坟傍青莲墓。
寻往迹,几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