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枕(ān zhěn)的意思:指安心、放心、安定地休息或睡觉。
遍地(biàn dì)的意思:遍布整个地方,无处不在
不再(bù zài)的意思:不再表示过去的状态或行为不再继续。
登陇(dēng lǒng)的意思:指登上陇山,比喻功名、地位等上升到很高的位置。
呵壁(hē bì)的意思:指责、斥责。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灵境(líng jìng)的意思:指人的思维境界高超,超凡脱俗,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农(shàng nóng)的意思:指追求高尚的农事工作,也可指追求卓越的农业技术或农业管理。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桃源洞(táo yuán dòng)的意思: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宁静、理想的地方。
- 鉴赏
此诗《虞城杂感八首(其六)》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徐兆玮所作,描绘了战乱年代的动荡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十日居然比上农”,以夸张手法形容战乱之惨烈,连十日的安宁都难以企及,与农耕生活的稳定形成鲜明对比。次句“清晨登陇辨横纵”,描绘清晨时分,诗人登上高地,辨识着纵横交错的战场,暗示战事的复杂与广泛。
“萑苻遍地难安枕”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不安与恐惧,仿佛连枕边都难以获得片刻宁静。“荆棘中原未息烽”则进一步强调了中原大地的战乱不息,如同荆棘丛生,充满破坏与痛苦。
“呵壁已无天可问”一句,借古人的行为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似乎连苍天也无法寻求答案。“种桑只有海能容”则以海的广阔比喻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寄托,尽管现实艰难,但仍有希望如海般深广。
最后,“我家曾辟桃源洞,灵境如何不再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或避世之地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理想的哀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与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