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
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禁园中的景象,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开篇“何处幽林蜕,来依禁树鸣”两句,以蝉的蜕变和鸟儿的鸣叫为切入点,勾勒出一片幽静的林中景色,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被禁锢的感觉。
接着“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两句,通过对风和露水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自然界的清新。这里的“風緌”形容风声细微,如同细线,而“露腹”则形象地表达了露珠在叶尖滴落的清澈。
再下来,“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两句,将早晨的余音和晚风中的蝉鸣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觚阙”形容声音高远,“綵甍”则是对蝉鸣声的细腻描摹。
最后,“秋螳多怒臂,寂寞好全生”两句,以秋天螳螂的形象和对生命完整性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怒臂”指螳螂威胁状,显示其强烈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蝉鸣、秋风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和寂寞情怀的深沉感悟。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
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得遇真传,便知下手,成功不难。
得癸生之际,抽铅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
鼓动巽风,扇开炉*,武炼方烹不等闲。
金炉内,个两般灵物,锻炼成丸。
先须打破疑团。
方透归根复命关。
使赤子乘龙,离宫取水,金公跨虎,运火烧山。
金公无言,姹女敛袂,一个时辰炼就丹。
浑吞了,证金刚不坏,超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