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妻不衣,谁能儿不哺。
都仰蚕腹钱,那避山中露。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勤劳。首句“谁能妻不衣,谁能儿不哺”直接点明了农民为了家庭生计,妻子无法穿新衣,孩子无法得到充分的哺育,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接着,“都仰蚕腹钱,那避山中露”进一步说明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养蚕,为了获取足够的蚕丝,他们不惜在山中露宿,承受着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
“得不辛苦得,即得神亦妒”则表达了农民虽然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生存所需,但这种努力却让神灵都感到嫉妒,暗示了他们所付出的艰辛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最后,“春山九十朝,报君以纨素”意味着春天里,农民们几乎每天都忙碌于养蚕,最终收获了珍贵的丝绸,以此回报社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民在物质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为了家庭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懈努力的坚韧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