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顾望(gù wàng)的意思:顾念、顾虑
洪波(hóng bō)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声音高亢。
还顾(huán gù)的意思:顾虑,忧虑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利途(lì tú)的意思:指有利可图的道路或途径
梁王(liáng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很高的地位、能力或权威。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蓬池(péng chí)的意思:蓬池是指形容水面上长满了蓬松的水草,比喻形势艰险、困苦险恶。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无骏(wú jùn)的意思:指没有出色才能的人。比喻没有什么特别优秀之处。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此诗《杂兴(其九)》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逍遥自在的场景与宏大的自然景观,以及对人生追求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首句“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开篇即以“逍遥”二字点明诗人的心境,仿佛置身于自由自在的仙境之中,随后提到“蓬池”与“梁王台”,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又暗含着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
“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转而描写诗人回望大河,只见波涛汹涌,浩渺无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与广阔无垠。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冬日的景象,雪花覆盖了广袤的中原大地,北风呼啸而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严酷,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这一句直指社会现实,表达了对追逐名利之人的讽刺与批判,指出在名利的道路上,无论是杰出的骏马还是平庸的驽骀,都在不断奔走,体现了对人性中贪婪与浮躁的深刻洞察。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最后两句,诗人借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个人力量与命运抗争的思考。精卫虽小,却能不懈努力,试图改变大海的面貌,以此象征着即使面对看似不可逆转的命运,个体也能通过不懈奋斗,展现自己的价值与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人生与命运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