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闻静者语,似饮热时冰。
七番经过地,话尽一窗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岳阳舟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谧与清凉的意境。
首句“槵子碧丝绳,官程亦伴僧”,以“槵子”和“碧丝绳”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舟中景象,同时点明了僧侣的存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接下来,“官程亦伴僧”一句,巧妙地将世俗与出世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多样性的包容与欣赏。
“每闻静者语,似饮热时冰”,诗人通过听闻僧侣的言语,仿佛在炎热的夏日饮下清凉之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语言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隙月冲帘幌,高云谢缴矰”,描绘了夜晚舟中月光透过帘幔洒落的情景,以及高空中云朵自由飘荡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宁静与自由的氛围,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七番经过地,话尽一窗灯”,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的停留与思考。通过多次经过同一地点,最终与一盏窗灯相伴,完成了对话与思考的过程。这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与反思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诗人舟中与僧侣对话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四望黯同云,平湖堕银汉。
一叶柳边来,应是寒澌泮。
少年大抵不分老,往往头白常讳早。
千龄一际庆寿恩,白之早者尤其好。
庐陵太守以名闻,君家堂前翁若□。
缊之检渥封仓皇,蓝袍霞帔著颠倒。
扪心欢喜何以加,教子辛勤此其报。
家人罗拜笑持杯,贺犹未了申以祷。
数从今始更百年,十年一度迎新诰。
乡邻来致赞喜词,归叹鬓髭徒欲皓。
养子当如谭家郎,吾儿豚犬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