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迥非(jiǒng fēi)的意思:完全不同,截然相反
开幕(kāi mù)的意思:指某个活动或事件的开始或拉开序幕。
灵刹(líng shā)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敏锐、敏捷。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平旦(píng dàn)的意思: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前驺(qián zōu)的意思:指前面的人或事物起到了带头或开创的作用。
青红(qīng hóng)的意思:指色彩鲜艳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
世境(shì jìng)的意思:指世间的境遇、环境或社会情况。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霜草(shuāng cǎo)的意思:比喻年老衰弱、生命力衰退。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悟空(wù kōng)的意思:指人警觉性高,聪明敏捷,善于观察和思考。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严冬(y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形容气候非常严寒。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探访碧照庵的宁静与清幽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晨雾轻笼、云霞映照、霜草如茵、竹林葱郁的画面。首句“平旦前驺出郡闉”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前导的车马从城门出发,引出了后续的景致描述。
“松堤石磴自无尘”一句,通过“无尘”二字,强调了环境的洁净与清静,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清新的气息。接着,“寒云明灭天开幕,霜草青红地展茵”,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天空中云层或明或暗,如同天幕被轻轻拉开,而地面则铺满了霜草,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灵刹迥非劳世境,净庵常属悟空人”两句,表达了对碧照庵这一清净之地的赞美,它远离尘嚣,是修行者心灵净化的所在。最后,“更怜万竹千杉色,不问严冬与早春”则进一步展现了竹林与杉树四季常青的美丽,无论是在严冬还是早春,它们都展现出独特的风采,令人赞叹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碧照庵独特氛围的赞颂,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