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包茅山》
《包茅山》全文
明 / 唐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三脊不供谁缩酒,六千地总付秦黔。

青茅常共荆州在,罪与齐桓数到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青茅(qīng máo)的意思:指青草、青苗,比喻年轻人。

缩酒(suō jiǔ)的意思:指喝酒量减少,酒量缩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胄所作的《包茅山》。诗中描绘了包茅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古代政治风云的感慨。

首句“三脊不供谁缩酒”,以“三脊”象征包茅山的地理位置,暗示其在古代可能作为某种仪式或祭祀的场所,但如今已不再承担这样的功能,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次句“六千地总付秦黔”,“六千地”指包茅山所在区域的广阔土地,这里通过“秦黔”二字,既点明了包茅山与秦、黔两地的历史关联,也暗含了古代政权更迭的沧桑变化。

接着,“青茅常共荆州在”,将包茅山与荆州相提并论,荆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青茅”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包茅山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历史的恒久与不变。

最后,“罪与齐桓数到今”,将包茅山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相联系,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霸主之一,这里的“罪”字,可能是借指历史上的某种过错或遗憾,强调了包茅山与历史人物、事件的关联,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包茅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胄
朝代:明

广东琼山府城东厢攀丹村(今属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 人,字平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侍郎。世宗欲攻安南,胄极言不可。嘉靖十七年,世宗欲祀生父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抗疏,力言其非。下诏狱,削籍归。
猜你喜欢

渔台

陈渔何处好,层观倚高城。

快意屠门嚼,安知万里鲸。

(0)

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0)

上岭下岭

上岭惟恐迟,下岭惧颠覆。

一岭但数里,思虑千盈腹。

不闻二大夫,致身未尝辱。

(0)

城楼送别

惊风走枯蓬,百里不暂息。

密云乘飞雨,前山坐成隔。

蓬老初无根,岂辞远为客。

山高虽可望,路远当不识。

去留类如此,览物意宁极。

鞍马未动间,会合弥可惜。

缓歌送清觞,更醉日将夕。

(0)

题静照堂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0)

次韵留守相公佳雪应时

同云瑞雪符丘祷,喜气欢声动洛师。

农事迎知春后望,时寒顺应腊前期。

抽毫未见三英赋,贵纸先传六义诗。

贤者与民同此乐,下民无复共嗟咨。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