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仲 夏 寄 江 南 唐 /卢 殷 五 月 行 将 近 ,三 年 客 未 回 。梦 成 千 里 去 ,酒 醒 百 忧 来 。晚 暮 时 看 槿 ,悲 酸 不 食 梅 。空 将 白 团 扇 ,从 寄 复 裴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白团(bái tuá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悲酸(bēi s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凄凉。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将近(jiāng jìn)的意思:接近,差不多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晚暮(wǎn mù)的意思:指晚年时期,也可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尾声或衰落的状态。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 注释
- 五月:农历五月。
行将近:快要结束。
三年客:离家三年的游子。
未回:没有回家。
梦成千里去:在梦中远行千里。
百忧:许多忧虑。
晚暮:傍晚。
槿:一种植物,花朝开暮落,象征短暂。
悲酸:悲伤的心情。
不食梅:因悲伤而没有食欲。
白团扇:白色的圆形扇子,古人常以扇子寄托情感。
从寄复裴回:拿着扇子来回走动,表达内心的彷徨和思念。
- 翻译
- 五月即将过去,我已离家三年未曾归。
梦中我远行千里,醒来却是满心忧虑。
傍晚时分看着槿花,心中悲酸无法品尝梅子。
手中只拿着空白的团扇,孤独地徘徊,无处寄托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殷的《仲夏寄江南》,是一首表达游子怀乡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久客他乡、倍感思乡之情。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主题,五月即将过去,而诗人自三岁离家在外,至今已三年未能归去。这里的“五月”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季节更迭与生命的轮回,反衬出诗人的长久客居之痛。
“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梦境与清醒状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梦中虽能远行千里,但一旦酒醒便是百忧丛生,这强烈的情感起伏体现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在傍晚时分,诗人凝视着槿花,却因心中的哀伤而无法享受这美好之物。梅花常被赋予坚贞高洁的象征意义,而这里却因为悲酸变得难以下咽。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之间的深刻对应。
“空将白团扇,寄复裴回。”末尾两句中,诗人拿着白团扇却无所事事,只能将之寄托给远方的裴回。这不仅是实物的传递,更是情感和思念的传递。白团扇往往用于夏日驱热,在这里则成了一种寄托心意的工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种情感的真挚和语言的简洁,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怀乡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从军行
秋风漠漠寒云低,陇头野雁随云飞。
北方健儿长南土,学得南语相嚘咿。
羽书昨夜到行府,下令急点如星驰。
明日横刀出门去,回头不得顾妻儿。
山城止舍休十日,百姓馈给无饥疲。
路上逢人寄书归,道好将息无相思。
重关夜度月落早,五岭冬戍天寒迟。
买羊击豕且为乐,破贼归去知何时。
翁仲行
白杨祠边石翁仲,雨湿苔痕宿泥重。
前人骸骨后人心,丘陇华堂死生共。
盛时出入多弟兄,身骑厩马千黄金。
年年酒肉酬寒食,秖恐春风霜鬓深。
春风无情谢桃李,流落空阡转邻里。
里中前日卖浆儿,箫鼓还来葬新鬼。
草间翁仲何足论,荣枯万事随乾坤。
田父抚剑生怒嗔,一朝慷慨弹雍门。
丁都护
丁都护,妾夫已死长辛苦。
结发相从畏别离,身不行军名在府。
去年为君制袍衣,期君报国封侯归。
红颜白面葬乡土,反愧老大征辽西。
辽西纵不返,马革垂十年。
君今葬妾手,空受行伍怜。
相思坟头种双树,恸哭青山望归处。
妾命如花死即休,儿女呻吟恐无据。
当窗玉龙镜,照影弄春妍。
团圆不忍见,结束随君还。
愿持镜入泉下土,照见妾心千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