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往悔何及,喟焉伤我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端人(duān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能够坚守道义和原则。
恶木(è mù)的意思:指邪恶的心灵或行为,比喻人的品行败坏或行为恶劣。
斧柯(fǔ kē)的意思:比喻事物起源或根本。
洁己(jié jǐ)的意思:指人保持自身的纯洁和高尚品德,不受外界的诱惑和污染。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喟焉(kuì yā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之意。
木易(mù yì)的意思:木易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坚硬、不易弯曲。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清代诗人陈炳所作,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思,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斧柯不到处,恶木易成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斧柯象征着正义和力量,而恶木则比喻那些不正之风或邪恶势力。这两句暗示了在正义未能触及的地方,邪恶容易滋生并形成强大的势力,形象地描绘了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接着,“君子抱渴疾,偶然息其阴”转而描述君子的行为。君子虽身陷困境(“渴疾”),但仍然选择在树荫下休息,这里“树荫”象征着避难所或庇护,同时也暗指君子的道德品质如同树荫一般,能为他人提供保护。这一句通过君子的行动,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及其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
“端人贵洁己,宁使霜露侵”进一步阐述了君子的品质。端人即正直之人,他们重视自我修养,即使面对严酷的环境(“霜露”象征困难与挑战),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这句话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要保持纯洁和正直。
最后,“事往悔何及,喟焉伤我心”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提醒人们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因此在行动之前应深思熟虑,以免后悔莫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们在行事时应谨慎的劝告。
综上所述,《杂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行为的对比,探讨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人道德修养对于自身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