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敦 夫 宋 /蔡 光 启 人 物 于 今 叹 渺 然 ,孤 坟 宿 草 已 生 烟 。日 暮 行 人 道 傍 舍 ,应 何 年 少 谈 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舍(bàng shè)的意思:指靠近自己家或住处的附近地方。
孤坟(gū fé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坟墓,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谈禅(tán chán)的意思:指讨论禅宗思想或进行禅宗修行的对话或交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行人道(xíng rén dào)的意思:指行人通行的道路,也比喻宽敞平坦的道路。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敦夫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人物于今叹渺然",通过"渺然"二字,传达出对敦夫逝去的哀叹和人生的无常感。次句"孤坟宿草已生烟"描绘了敦夫墓地的荒凉景象,草木丛生,暗示着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第三句"日暮行人道傍舍"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日暮时分,路人经过敦夫的墓旁,可能引发对生死的思考。最后一句"应何年少共谈禅"想象当年敦夫与年轻僧侣论禅的情景,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惋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